诺敏·何,第十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一个可以左手驾机,右手拍摄的空中行者,一个像雄鹰一样盘亘在广袤天宇下的摄影家,一个肩负使命、为掠美而来的蒙古雄鹰。他以独特的视角为家乡、为祖国唱响了一曲空前的赞歌。 [详细]
初冬的呼和浩特清冷微寒,展演剧场内座无虚席。观众席间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和欢呼声驱散了缕缕的料峭寒意,也充分显示着本土观众对戏曲艺术的执着与热诚。本场戏剧精品展演,不仅是倍受瞩目的戏曲北疆行——2024年内蒙古“艺苑撷英”戏曲人才培养培训活动的成果展示,更是近年内蒙古戏剧事业守正创新、文脉赓续的有力见证。 [详细]
国粹芳华尽展艺苑风采,地方剧种绽放北疆舞台。内蒙古文联于2024年11月20日晚在内蒙古群众艺术馆举办戏曲北疆行——“艺苑撷英”2024内蒙古戏曲精品展演。 [详细]
2024年11月20日晚,内蒙古群众艺术馆剧场,一场戏曲盛宴,传承与创新并重,北疆戏曲艺术焕发新生。“艺苑撷英”2024内蒙古戏曲精品展演,以其独具匠心的策划、精湛的表演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它不仅展示了中华戏曲的博大精深,更体现了我区在戏曲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方面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和显著成果。 [详细]
1964年2月9日,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与暴风雪搏斗20多个小时,舍身保护集体羊群,谱写了一曲响彻中华大地的少年英雄赞歌。一个昼夜的风雪鏖战,一段令人揪心的壮烈坚守,成为新中国英雄谱中永恒的记忆。 [详细]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在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来,人们的生存理念和生存状态呈现出多样化的状况。然而,敬仰英雄、学习英雄,形成新时代英雄辈出的良好风尚,始终社会的主流。在现实生活中,在英模人物的引领和典型示范作用下,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占据着主导地位,有成千上万的人为时代的进步、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在奋力拼搏,勇往直前,铸就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详细]
日前,由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吉林省委宣传部和山东省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电视剧《父辈的荣耀》,荣获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是以改革开放初期三代林业工人命运为题材,通过亲情、友情、爱情、乡情构建的戏剧冲突,书写出的一部“结结实实的断代史”,其主题,就是要颂扬中国工人阶级“与国脉相通”的伟大情怀。 [详细]
内蒙古曲艺人才辈出,从来不缺乏“现象级”的曲艺作品和标志人物。参加“艺苑撷英—2024年全国优秀青年曲艺人才展演”的内蒙古青年曲艺演员王舜,如冉冉升起的晨星,受到了业内外的热情关注。他在2016年曾获得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提名。2018年赢得了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这是对他表演艺术水平的认可和肯定。 [详细]
10月28日,中国作家协会在上海大学组织召开了肖睿作品讨论会,十几位专家学者发言对内蒙古作家肖睿的作品进行了充分肯定和称赞。这是近些年中国作家协会首次为我区作家召开这样的讨论会,说明中国作家协会对肖睿新近作品的重视,也反映内蒙古文学有了新收获。 [详细]
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的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留下了千古名句:归去来兮。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在琵琶的“弹”和“拨”中,体会到了“来”和“去”之间的人生况味,写就了传世名篇《琵琶行》。在中国文化中,“来”和“去”本身,构成了伴随一生的巨大隐喻。回视近年来当代中国美术创作,从在地性表达中“来”,交融到世界文化的大场域中“去”,成为了各类美术家表述的文化“母题”和“热词”呼唤。在此背景下,罗中伟创作的版画作品《遥远的歌》应时而生,并入围第十四届全国美术展。这是一幅立足草原、面向世界,具有典型“在地性表达 [详细]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