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内蒙古文联持续推进的“村歌嘹亮”活动,在2025年迎来了新的篇章。6月27日,“村歌嘹亮”内蒙古村歌大擂台在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苏木山文艺小镇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乌兰察布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20支展演队伍及当地农牧民共1000多人参加,共同唱响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动人旋律。村歌不仅是音乐作品,更是乡村振兴和文化自信建设的重要载体,承载了浓浓家乡情,凝聚人心士气,增强基层精神力量。如何将“ [详细]
2020年12月10日,内蒙古杂技飞花流韵六十年——大型舞台杂技剧《鸿雁》在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上演。这场演出由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出演,是该剧团建团60周年的献礼演出。[1]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成立于1960年,是内蒙古自治区级唯一的专业杂技艺术表演团体。 [详细]
6月27日,“村歌嘹亮”2025内蒙古村歌大擂台在乌兰察布苏木山落下帷幕,寄托着家乡情思的20首原创歌曲唱响苏木山文艺小镇,共同述说着内蒙古农村牧区的乡韵乡情。 [详细]
乡村振兴,村庄崛起。文艺扎根泥土,绿色大地传来深情的颂歌。自2023年首届内蒙古村歌大擂台以来,在“村歌嘹亮”品牌的凝聚下,内蒙古的村歌创作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引线串珠”,把北疆风光、民族文化、红色基因和现代生活四大图景,深深地嵌入在了内蒙古新时代的北疆文化版图。2025年“内蒙古村歌大擂台”,53首原创村歌入围, 20首入选村歌参加展演,唱响乌兰察布苏木山文艺小镇,构建了时空对举,交感共振的乡村交响,形成了内求凝聚,外求连续的时代篇章。 [详细]
随着数字化浪潮奔涌而来,文学的创作生产传播方式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展现出新的可能,文学与社会生活、与人民大众的关系正在呈现新的特点。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守护文学的原创品格、构建健康的创作生态,不仅是新时代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更是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详细]
六月的内蒙古,风轻云淡,草鲜水美;六月的青城,天蓝山青,烟火升腾,广袤北疆大地正盛情展开夏之热情的画卷。在这样一个季节,内蒙古以一场“歌游内蒙古”为名的主题演出,奏响了“北疆文化活动季”的序曲,也为当代中国的文艺舞台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详细]
2025年6月21日至22日,呼和浩特体育场的夜空被歌声点亮。作为“北疆文化活动季”的开篇大戏,“歌游内蒙古”启动主题演出以两场次超7万人次现场观看的音乐盛宴,将草原的风、黄河的浪、长城的魂,以及新时代的热望,共同编织成一曲磅礴的文化交响。这场演出不仅是音乐的狂欢,更是一场关于北疆文化根脉的深度对话——当悠扬的牧歌与马头琴的低吟相遇,当民歌的述说与现代电音的跃动交织,我们听见的不仅是音符的流动,更是北疆地域文化在新时代的觉醒与绽放。 [详细]
当《黑神话:悟空》将孙悟空的经典形象带到国际游戏市场,实机演示视频受到世界众多平台的推广,当中国网络文学海外用户突破1.5亿人,当短视频平台上草根创作者掀起全民创作浪潮,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正浮出水面:网络文艺正在重构全球文化版图。我们看到,网络文艺形态已经深度渗透于大众日常生活,数字化技术与体验模式的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文艺形态的深度交融。在此进程中,网文作家、自媒体创作者、网络歌手、竖屏演员等新兴文艺群体迅速崛起,成为新时代文艺创作不容忽视的“草根力量”,使得文艺创作从少数人从事走向全民共创。 [详细]
黑格尔认为,哲学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广而论之,但凡一种有创造力、生命力的思想、命题,其洞察力和阐释力的源泉在于它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社会意识、文化心理与价值观念,正所谓“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基于鲜活、生动的艺术实践,可以说,“新大众文艺”概念或命名的提出蕴含类似的理论诉求,同时也饱含一种期待——期待新时代文艺之花的春色满园。就内涵来说,伴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和社会、文化深刻变化,新大众文艺首先呈现为一种有别于现当代 [详细]
不论在哪个时代、哪个民族,“艺术”这一词汇的核心意思总与人的“创造性”直接关联,意即强调艺术创作是一件“创造性”的工作。艺术创作是一个通过具体方法和素材,来创造一种之前没有过的、一种新的审美形象和形式的过程,而被时人和后人认可的,无疑都是以具有创造力的表达方式,展现时代与民族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的艺术家和作品。这种创造力表现在一位具体艺术家的身上则直接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在其作品的风格与面貌的变化上,中外艺术史如毕加索、梵高、徐渭、齐白石等皆是。杨刚先生作为跨越20和21两个世纪的艺术家,在自己的艺术生涯 [详细]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