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 2025-08-11 20:44:00 阅读量:
开 栏 语 KAI LAN YU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多年来,内蒙古涌现了一批优秀文艺家,他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他们矢志追求崇德尚艺、德艺双馨的崇高精神,在守正创新中谱写北疆文艺新篇章。本平台开设“文艺名家风采”专栏,聚焦当代内蒙古文艺名家,透过他们深扎生活的艺术足迹、守艺传薪的文化情怀,展现内蒙古当代优秀文艺家在各自艺术领域的成就与风采,以期带动更多的优秀文艺人才奔涌而出,让文艺的天空更加群星灿烂。 包 英 志 BAO YING ZHI 包英志,蒙古族。西北民族大学历史学学士、中央民族大学文学硕士。赤峰学院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类正高级工程师、三级教授。 包英志少时随父亲学习书画,自学篆刻、雕刻。从事工艺美术创作四十余年,成就斐然。他擅长将圆雕、浮雕、微雕、篆刻、绘画、书法等多种雕刻技法和艺术形式相结合,在巴林石、和田玉、猛犸象牙、陶瓷、水晶等材质上进行雕刻创作。 包英志1986年钻研微雕技艺,1996年拜中国金石微雕家朱云青先生为师,成为清末民初金石微雕创始人吴南愚先生的第四代传承人。他微雕技艺特点是以特制的工具将传统书画微缩雕刻在石、玉、牙等材质上,以刀痕再现笔墨意趣,神韵超出方寸之外。追求形神兼备的刀法、小中见大的意境和气韵生动的表现,所谓方寸之间呈千里之势,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针对不同的材料,研创出不同的雕刻工具,创出不同的雕刻技法,总结出“调息、眼功、指功、刀具磨制”等心法。 包英志是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专家,内蒙古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专家,首届内蒙古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首届内蒙古自治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七届、第八届副主席,内蒙古工艺美术协会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副会长,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遗产项目(玉石微雕)代表性传承人。雕刻作品曾荣获“山花奖”“天工奖”“萨日纳奖”“百鹤奖”等国家级、自治区级奖励。 主要获得荣誉 ZHU YAO HUO DE RONG YU ◆2005年8月, 被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内蒙古民间工艺美术大师”。 ◆2006年5月,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 “首届内蒙古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 ◆2006年9月,被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内蒙古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2006年12月,被国家发改委、人事部、国家民委、监察部、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国资委等九部委评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2008年-2012年,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政协委员,为文化艺术界委员。 ◆2010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12年4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部、人社部聘为“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专家”。 ◆2013年-2017年,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政协委员,为文化艺术界委员。 ◆2018年5月,被赤峰市人民政府评为“第五批赤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8年10月,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ZUO PIN HUO JIANG ◆1999年9月,作品获第二十二届万国邮联大会中国组委会举办的“第二十二届万国邮联大会书法、美术摄影和手工艺作品征集”工艺美术奖一等奖。 ◆2003年10月,作品获中国宝玉石协会举办的2003中国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银奖。 ◆2004年4月,作品获内蒙古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的首届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民间文化“阿尔丁”奖工艺美术奖一等奖。 ◆2004年6月,作品获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工艺美术奖银奖。 ◆2006年12月,获第八届内蒙古自治区艺术创作“萨日纳”奖。 ◆2009年7月,获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艺术创作“萨日纳”奖。 ◆2024年5月,作品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2024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百鹤奖。 ◆2024年10月,作品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第十七届中国四大名石雕刻艺术展“四大名石”作品大赛金奖。 DAI BIAO ZUO PIN 瑞兽钮微刻《滕王阁序》 篆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 金石微雕《瑞兽呈祥·滕王阁序》 「JINSHIWEIDIAO」 金石微雕是由清末民初的吴南愚创立的微雕艺术,历经吴南愚、吴少愚、朱云青、包英志、包英瑛(第五代)、王显玉(第五代)五代人,一百多年的师徒传承而形成的一个微雕流派。包英志已将其发展为集雕钮、边款微雕和篆刻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它包含了古典文学、书法、绘画、雕刻、篆刻等多种文化艺术元素。作品充分展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瑞兽呈祥·滕王阁序》印章为名贵的巴林粉冻石方章,质地细腻润泽, 色泽纯净。尺寸:4.3×4.3×16厘米。 印钮以圆雕的技法巧色雕刻出一瑞兽仰天长啸,其造型浑圆饱满, 形态雍容大度,雕刻细腻精美。边款微刻王勃《滕王阁序》,共766字,每字在0.6毫米左右,放大200倍观之, 字体端庄挺拔, 遒劲爽利,金石趣味盎然。铁笔微刻,关键之处是通过行刀时的轻重、徐疾进行精微掌控,来体现书法虚实浓淡的笔情墨趣,微刻运刀起行转收在毫厘之间,目力不可能全窥,全凭作者调心息念,用独家心法运气注力于锋刃,才能从心所欲。 印面篆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朱文。结体端庄,布局疏密有致,刀法以冲刀为主,简洁明快。 《莲座墨痕·石刻唐宋华章》 《莲座墨痕·石刻唐宋华章》 「LIANZUOMOHEN」 本套作品由巴林鸡血石、粉冻、朱砂冻、红花冻、象牙白、瓷白等八方巴林石精品印章组成,质地润泽、色泽艳丽。 八方印章都以圆雕技法雕刻莲花。边款微刻唐宋古文八大家名篇,韩愈《师说》、柳宗元《小石潭记》、苏洵《权书六国》、苏轼《前赤壁赋》、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欧阳修《醉翁亭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曾巩《墨池记》。 微雕是中国传统雕刻工艺的一种,属于精微艺术。以特制的工具,独特的技法,在玉石、象牙等材料上创作出形态微小的艺术品。运刀多凭感觉和经验,又称之为“神刻意雕”。此套微雕书体有篆书、隶书、楷书、行楷、草书五种书体。 石雕莲花与唐宋八大家名篇相结合,以莲花的高洁意象,暗合"出淤泥而不染"的文人品格;石刻则将瞬时灵感凝固为文化化石,与八大家文章的磅礴气韵叠加,既见雕刻质感,又闻翰墨清香,完美诠释"石破天惊逗秋雨"的艺术张力。 《文传千载·苏东坡》 作品细节图 《文传千载·苏东坡》 「WENCHUANQIANZAI」 此为和田碧玉牌,尺寸:7.2x5x1厘米。正面刻苏东坡像和微雕《前赤壁赋》,《前赤壁赋》字高约0.5mm左右,虽微如芥子,点画精到使转纵横却如墨书而就;东坡著东坡冠披大氅坐于古槎之榻,眉目须发以高古游丝雕刻画;衣纹在吴带当风与删繁就简之间,以顿挫有致的折芦描法与飘逸流畅柳叶描为格纵刀挥洒,使其风采跃然呼之欲出。东坡形象借鉴陈少梅国画,而在玉石上运刀刻画能够充分体现材质与线条的质感对比,更能凸显东坡先生的风骨。背面阴刻《念奴娇赤壁怀古》,字高约2.5mm,先以极小毛笔微书,再精雕细磨,点画起讫分明,刚中见柔,于毫末之间以玉雕呈现微楷艺术。 《凤引群芳》 《凤引群芳》 「FENGYINQUNFANG」 《凤引群芳》为猛犸象牙浮雕插屏,尺寸:12.5x7x1厘米。作品正面居中浮雕凤凰,周围为百鸟、百花。凤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鸟,象征着高贵、吉祥,百鸟环绕代表众星捧月,百鸟朝觐的祥瑞格局,百花争艳象征繁荣昌盛。 作品背面,居中临刻书圣王羲之《兰亭序》全文,文字内容以神龙本兰亭序为母本,在创作中将原作格式并行改式,并手卷横幅为竖列条幅,并把原文中涂抹修改的字剔除,增改的文辞归位,形成完整的正式作品,保留了原作的轻松自然而毫无违和之态。高度还原神龙本兰亭序的点画精到顾盼有情,而又适度参考定武兰亭的坚凝沉着,实现书写与刻字的兼容。 雕瑞兽钮《岳阳楼记》 雕莲花钮《醉翁亭记》 雕瑞兽钮 获 奖 证 书 HUO JIANG ZHENG SHU 谈 创 作 TAN CHUANG ZUO 「微雕刀法比较」 微雕刀法要从入石的角度,运刀时的轻重、快慢,刀锋的转换,线条的曲直四方面探究,要意在刀先。 确定一件作品中最宽、最深线条,以此为基准,运刀时,通过提按使每字或画中最少要有三个层次以上的线宽和深浅,这样线条才丰富多变。 「微雕工艺的价值体现」 微雕工艺是一种很耗时费力的技艺。微雕创作不仅需要极强的耐心,还要心细如尘和超凡的定力,需要有锲而不舍的毅力和热情才能坚持,每件微雕作品体现了创作者对自身潜能的深层探索,是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表现。 微雕工艺体现了中华民族匠心独运的创造力和因材施艺的精湛技艺。微雕作品有极高的技术难度,丰富的文化基因,它是中华传统雕刻艺术中的奇葩,它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艺术。 艺 术 评 论 YI SHU PING LUN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