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 | 朱洪坤:引进来、传出去

来源:内蒙古网络文艺传播中心  时间:2024-04-01 17:16:56   阅读量:

引进来、传出去

——提升“北疆文化”品牌的全国影响力

  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 朱洪坤

  “北疆文化”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形成的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性文化品牌,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是自治区党委提出的重大部署。全方位展示内蒙古的厚重历史文化、丰富人文资源,多路径持续拓展“北疆文化”品牌的全国影响力,“润物细无声”凝聚起深厚的文化认同力量, 才能让“北疆文化”成为最具辨识度的内蒙古文化符号和草原各族儿女的精神标识。

  3月28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内蒙古艺术剧院、内蒙古戏剧家协会承办,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院协办的“戏曲北疆行”中华戏曲名家名段展演活动,是一次推动传统中华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北疆文化”品牌全国影响力的生动实践。

引进来,坚守中华文化根脉。

  “北疆文化”植根于中华文脉,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域文化。本次中华戏曲名家名段展演,通过具有丰富艺术实践的全国知名艺术家们带来的经典优秀作品,给我们带来了独特的审美感受。各类不同戏曲艺术的交流与碰撞,不仅展现了中华戏曲的神韵,还体现了内蒙古戏曲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使命和担当,用内蒙古戏曲守正创新的壮志豪情诠释了“北疆文化”的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

  中华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每一类戏曲流派背后都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尤其是京剧,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国粹艺术,融合了多种地方戏曲的精华,形成了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独特艺术形式。来自北京京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第25届梅花奖得主包飞演唱了京剧传统剧目《白门楼》吕布选段,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喊在裉节儿上叫好声,也说明了京剧在我区有着广泛的观众群体和精通京剧的戏迷、“票友”。1960年,自治区“引进来”了中国戏曲学校(现为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艺术院团和东风京剧团等的演职员,组建了内蒙古京剧团。在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血脉、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内蒙古京剧团立足“北疆文化”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其丰富内涵及时代价值,成功地将“北疆文化”元素与符号有机地融汇到京剧表演之中,创演了《巴林怒火》《草原小姐妹》《大漠昭君》《草原母亲》《甘泉》《大盛魁》等一批彰显“北疆文化”艺术特质的优秀京剧作品,也为京剧艺术的普及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2023年,内蒙古艺术剧院京剧团与北京京剧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相信京蒙两地三院的此次战略合作,将会进一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内蒙古的京剧艺术坚守文化根脉、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擦亮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内容的“北疆文化”品牌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昆曲是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誉为“百戏之祖”。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郝士超表演了昆曲《林冲夜奔》。这场戏需要演员一个人在舞台上不间断表演近30分钟,没有道具,没有布景。郝士超不仅声腔满宫满调高亢激昂地唱出来,还把人物的情绪和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表演不仅征服了现场的观众,他的实力与坚持也赢得了各位戏曲同行的敬佩和赞誉。“引进来”与时俱进开展文化交流、互学互鉴,激发“北疆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彰显“北疆文化”的植根连续性、秉持传承性,激扬创新性、彰显时代性,坚守统一性、突出认同性,赓续包容性、展现多样性,立足和平性、践行开放性的特征,才是本次中华戏曲名家名段展演的目的所在。

传出去,打响“北疆文化”品牌。

  打响“北疆文化”品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进一步拓展“北疆文化”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提高“北疆文化”作为内蒙古标识的辨识度。这样才能让根植在北疆大地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为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将“北疆文化”传播出去,是打响“北疆文化”品牌的重要举措。“戏曲北疆行”中华戏曲名家名段展演是将“北疆文化”传出去的一次具体实践。齐爱云是秦腔表演艺术家、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一,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第30届上海“白玉兰主角奖”获得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国家一级演员,在连续演唱了秦腔《书堂合婚》《宇宙锋》两出戏以后,齐爱云也感触颇深。她对主持人说,她多次来到呼和浩特,十分热爱内蒙古,这里的美食美景和地域文化让她流连忘返,和内蒙古同行的多次交流探讨,也让她领略到了“北疆文化”的魅力。通过戏曲名家之间的理论研讨和学术交流,将“北疆文化”传出去,能够更深度传播“北疆文化”精髓,更形象凸显“北疆文化”特点,更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提升“北疆文化”的全国影响力。

  二人台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剧种之一,是内蒙古特色的戏曲门类,是长城文化、黄河文化、草原文化等浓缩交融形成的艺术形式。二人台在唱腔、程式上所受的限制较少,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可以大量地吸收兄弟剧种及其他戏曲艺术元素融入其中,汇集了民歌、舞蹈、曲艺、戏剧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二人台现代戏《花落花开》讲述了发生在内蒙古一个小山村的故事,展现出内蒙古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生活、新变化、新面貌。通过剧中人月清的刻画,表现内蒙古乡村女性的果敢、独立、爱憎分明、敢爱敢恨的优良品质。该剧曾获“文华剧目奖”,由中华戏曲名家传承人,蒙、晋、陕、冀四省区二人台的领军人物段八旺领衔演出的“吐真情”一折,展现了艺术家们的深厚功力和二人台艺术的显著特点。由本地名家演绎本地名段,对于“北疆文化”传出去,树立内蒙古壮美和美善美、可信可亲可爱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蒙古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亮丽北疆文化气息浓郁、文化特色凸显、文化活力涌动。此次“戏曲北疆行”中华戏曲名家名段展演活动,着眼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北疆大地的历史文脉,推进不同戏曲门类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传承地方戏曲经典,对于提升“北疆文化”品牌的全国影响力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分享到 65.1K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

ICP备案号:蒙ICP备2021003352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