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北疆文化 | 孙雅楠 : 内蒙古民族影视创作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表达

来源:内蒙古评论家协会  时间:2023-09-19 15:31:50   阅读量:

开栏语

  北疆文化

  编者按:

  为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指示精神,推动“北疆文化”建设见行见效,内蒙古文联决定举办“北疆文艺论坛”。本栏目围绕“北疆文艺论坛”的举办,组织区内外文艺理论家、评论家围绕“北疆文化”开展学理性研究和阐释,力求为各艺术门类创作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本期推送《内蒙古民族影视创作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表达》

内蒙古民族影视创作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表达

  文学博士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孙雅楠

内蒙古民族影视创作的“石榴籽”效用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2019年9月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对这一论述进行了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表述,从“牢固树立”变为“积极培育”,定格为“铸牢”,已经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基础和指南。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体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属性及多元一体文化观。

  “百尺竿头思更进,策马扬鞭自奋蹄。”民族影视创作书写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篇章。作为中国影视发展史上一道绚丽的风景线,内蒙古民族题材影视的“石榴籽”效用鲜明有效,以独特的影像表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中国电影的历史背景和全球化定位,内蒙古民族影视如同“石榴籽”一样相互交融,象征着少数民族影视创作的“共同体美学”。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有必要全面总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视表达经验,以此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像表达

  内蒙古民族影视创作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参与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力量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间,蒙古族题材电影如《内蒙人民的胜利》(1951)、《草原上的人们》(1953)、《牧人之子》(1957)、《草原晨曲》(1959)、《鄂尔多斯风暴》(1962)、《金鹰》(1964)等等,通过悬置民族差异、扩大阶级矛盾,以团结奉献和民族互助为内容,展现蒙古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融入中华民族的努力,体现出民族政策的影像化趋势。

  1977-1999的“新时期”里,内蒙古民族影视表现出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呈现草原的历史风貌,反思自身命运和民族发展,体现出宝贵的民族文化自信。塞夫、麦丽丝的电影创作饱含对骏马情感、草原情怀和英雄情愫的文化认同,在一场场视觉盛宴中,表达了蒙古族人民热爱故土、崇尚自由、敢于拼搏的民族性格。影片《天上草原》里的宝日玛、《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中的诃额仑是吃苦耐劳、隐忍博爱的女性代表;《东归英雄传》中悠扬的蒙古长调,《悲情布鲁克》庄严肃穆的草原,表现了牧民对故土的热爱和难以割舍的草原情结。在这一时期,内蒙古民族影视在传承民族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审美趣味和身份认同等命题。

  21世纪以后,内蒙古民族题材电影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下,呈现出个性与多样性并存的“共同体美学”特征。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掀起,草原文化与工业文明的二元对立,由此产生的现代性焦虑,以及内蒙古民族在大时代背景之下的生存问题成为拍摄主题。电影《草原的思念》(2004)记录了额尔敦旗长领导人民群众抗击“非典”的英勇事迹。《季风中的马》(2005)聚焦于一个民族面对现代化冲击时的苦闷彷徨,以及牧民将草原情怀寄托于心,逐渐走向与现代融合的过程。根据姜戎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狼图腾》(2015)讲述了人与狼和谐共生的故事,呼吁人类敬畏生命、尊重自然。

  未来,内蒙古民族影视创作要以更高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多元为己任,扎根民族,深植时代,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内蒙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艺术支撑。那么,如何增强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像表达?何为内蒙古民族影视创作发展的现实路径?这是值得学术界关注的问题。

内蒙古民族影视创作发展的现实路径

  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与时代同频共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发展内蒙古民族影视创作,就是要体察特定时代内蒙古人民的心声,记录紧扣时代脉搏和时代精神的社会生活,把蒙古族的历史文化、民族性格、民族习俗、民族精神与对草原神韵的细致刻画有机结合起来。

  内蒙古民族影视创作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充分挖掘草原文明特色,表达了蒙古族人民的喜怒哀乐、精神状貌及历史变迁。无论是电影《内蒙人民的胜利》(1951)、《骑士的荣誉》(1984)、《长调》(2007),还是电视剧《嘎达梅林》(2011)、《忽必烈传奇》(2013)、《鄂尔多斯风暴》(2015),这些经典影视剧作塑造了热爱和平、英勇无畏、百折不挠的蒙古族英雄豪杰。值得一提的还有塞夫、麦丽丝导演的“马上动作片”,如《骑士风云》(1990)、《东归英雄传》(1993)、《悲情布鲁克》(1995)、《一代天骄成吉思汗》(1998)、《天上草原》(2002),这些影视作品刻画了忽必烈、渥巴锡汗、成吉思汗等伟大的英雄祖先,描绘了蒙古族人民敢爱敢恨、豪迈豁达、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气魄。

  文艺是时代的产物,文艺与它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所谓“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艺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提升电影创作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是中国民族影视应当坚持的前进方向。文艺“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我们观看蒙古族题材电影时,不仅要欣赏内蒙古的绿草如茵、辽阔无垠,更要关注内蒙的人文魅力,开掘内蒙古各族人民对共有的精神家园和情感家园的建设和追求。

  2

坚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

文化自觉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此外,他还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蒙古族人民向来信奉“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这种文化意识在诸多内蒙古民族影视作品中都有所体现。例如《额吉》(2010)、《母亲的飞机场》(2014)、《海林都》(2019)、《海的尽头是草原》(2022)等,都是描绘草原母亲抚养三千孤儿的经典佳作。《季风中的马》(2005)、《我和神马查干》(2012)、《乌珠穆沁的孩子》(2016)蕴含了牧民、草原和动物之间和谐相处,亲密无间的理想关系。《天上草原》(2002)、《寻找那达慕》(2009)、《锡林郭勒·汶川》(2009),讲述了蒙古牧民无私帮助汉族同胞,亲如手足的感人故事。显然,这些影片以斑斓夺目的光影之笔,承载着民族的荣耀和历史,体现了当下中国对如何讲述“民族故事”的“文化自觉”,是各族群众“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诠释。内蒙古民族影视创作应该保持对时代精神的高度敏感,从如今的文化格局和现实文化需求中寻求精准表达,化育心灵,陶冶情操,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蒙古民族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源于古老又现代的游牧文化的影响。影视作品承载着国家形象、价值观念、精神文化等元素。内蒙古题材的艺术创作,讴歌党和祖国、讴歌人民和英雄,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现实意义,符合坚定文化自信,树立良好国家文化形象的要求,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坚守,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表现,有利于推动我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

分享到 65.1K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

ICP备案号:蒙ICP备2021003352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