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守正创新 开拓传承之路——简评歌剧《江格尔的雄狮》

来源:内蒙古评论家协会  时间:2023-02-23 17:09:17   阅读量:

守正创新 开拓传承之路

——简评歌剧《江格尔的雄狮》

叔嘎拉|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室负责人

赵香连|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三级音乐理论

  由内蒙古艺术剧院创作研究中心、演出管理中心、蒙古剧艺术团、交响乐团、合唱团、民族乐团、话剧团等合力打造的实验剧场歌剧《江格尔的雄狮》于2022年5月19日至20日在内蒙古艺术剧院音乐厅首次表演。歌剧形式的《江格尔》对习惯于观赏传统方式表演的观众、研究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与听觉冲击,并引发了诸多思考。

民间文学《江格尔》与歌剧《江格尔的雄狮》

民间文学《江格尔》简述

  《江格尔》不仅是中国“三大史诗”之一、也是蒙古族古典文学三大高峰之一[ 乔伦夫:《<江格尔>搜集、整理、出版概述》.新疆社会科学。1990年5期:120页。]。《江格尔》主要在中国蒙古族卫拉特部(新疆、青海、内蒙古)和俄罗斯联邦卡尔梅克共和国、图瓦共和国、阿尔泰共和国的蒙古族中广为流传[ 仁钦道尔吉:《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中国民族报.2004年3月5日。]。它是由多部作品组成的一部大型串联式史诗,除一部序言诗之外,其余各部作品均形成了体系完整的故事,可独立成篇。《江格尔》的故事众多,归纳起来大体有结义故事、婚姻故事和征战故事等三大类别。贯穿于整个《江格尔》的是一批以江格尔为代表的正面人物形象以及以蟒古斯为代表的反面人物形象。说唱《江格尔》的民间艺人称为“江格尔齐”,他们通常采用以弹拨乐器、弓弦乐器为伴奏的伴唱形式或不用任何乐器伴奏的清唱形式进行表演。伴唱形式的伴奏乐器有陶布秀尔、弓弦潮尔、马头琴、四胡等,使用陶布秀尔伴奏的弹唱为多见。虽然其表演一般不受时间、地点和环境的限制,但在表演篇幅上有一定的仪轨,江格尔齐每一次说唱《江格尔》必须是完整的一部,而听众也要做到自始至终不离场。

  《江格尔》作为一部长篇英雄史诗,运用朴实的民间口头文学塑造了江格尔、洪古尔等草原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体现了吃苦耐劳、坚强意志和英勇尚武的草原人民性格。同时将传统民歌、祝赞词、格言、谚语融入故事情节,运用铺陈、夸张、比喻、拟人、头韵、尾韵、腹韵等表现手法,抒发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情怀。《江格尔》涵盖民族历史、社会、政治、文学艺术等知识,极具学术价值、文学价值和欣赏价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6年)和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申报的《江格尔》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民间文学类)。

歌剧《江格尔的雄狮》内容梗概

  实验歌剧《江格尔的雄狮》是以《江格尔》史诗为蓝本,选取其中《西拉·胡鲁库败北记》一章为故事题材而编创的歌剧。据创作团队介绍,歌剧《江格尔的雄狮》是依据流传在卡尔梅克《江格尔》及卫拉特《江格尔》,特别是著名民间史诗说唱家(“江格尔齐”)冉皮勒所说唱的《江格尔》中的《西拉·胡鲁库败北记》部分进行了改编创作。该剧内容梗概为:江格尔厌倦了宫廷生活独自远行,宝木巴的众勇士见状也纷纷投奔他乡,只有洪古尔守护家园。魔王西拉·胡鲁库(该歌剧中的“黑暗之王”原型)闻讯率军乘机进犯宝木巴,遭到洪古尔等勇士的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洪古尔被缚关进七层地下的红海底,江格尔的夫人阿盖和七十二位可汗的妻子均被敌人掠去,江格尔的人民和马群均遭洗劫。江格尔外出与一位美貌姑娘结为夫妇,生下男孩少布西古尔。少布西古尔遵从父亲旨意,骑上阿兰扎尔返回英雄故土,与三十五位勇土一起消灭了胡鲁库,解放了宝木巴。江格尔为救难友洪古尔,他走进第七层地狱,杀死女魔和她的手下。随后来到红海滨,大胜看守洪古尔的恶魔。当江格尔跳入大海拯救洪古尔时,发现洪古尔的尸骨却变作一堆绿草从水面飘来。江格尔把绿草捞上海岸,然后嚼碎神树的树叶,把树汁滴到绿草堆上,洪古尔的白骨立即长出了肌肉。他又把一片宝叶放进洪古尔的嘴里,洪古尔像酣睡一样,醒了过来。他和江格尔紧紧拥抱在一起,互相叙说了别后的遭遇,既欢乐又悲伤。江格尔和洪古尔历经磨难,斩妖除怪,回到了乐土宝木巴。而该部分是整个《江格尔》史诗中情节最为复杂、人物和故事发展也较多的部分,因此将其以歌剧形式编排呈现并非易事,为此付出的创作团队的创新精神与开拓精神值得鼓励与肯定。

歌剧《江格尔的雄狮》的守正与创新

  歌剧《江格尔的雄狮》创作团队及演员队伍均呈年轻化趋势,因此被称为“青春版”歌剧,这也体现了内蒙古艺术剧院新生代演职人员的风格。由内蒙古艺术剧院创作研究中心青年编剧图力古尔担任编剧,青年编剧、导演温都斯和一级编导张宁担任导演,青年曲作者苏日嘎拉图担任了作曲。

对史诗母体的“守正”

  对于歌剧来讲,文学是母体,故事是核心。歌剧是通过文学(民间或书写文学)中的故事,以歌剧的形式将人物的性格、故事情节以及思想主题表现出来。然而对传统口头文学《江格尔》进行改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它是否尊重了原著。2019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中特别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要求“尊重非遗基本文化内涵,弘扬当代价值,推动非遗在人民群众的当代实践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和传承活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内涵,弘扬其当代价值。”这“两创原则”正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中发展的规律。这里会出现“变”和“不变”的辩证关系问题,就是“非遗基本内涵”要“不变”,传承方式、方法上要创新、创造,要“变”。为了编写剧本,编剧图力古尔多次赴新疆进行采风,采访江格尔齐了解到《江格尔》的相关内容和传统表演方式,也向塔亚教授等《江格尔》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虚心请教学习,多次对剧本进行了修改,最大程度上尊重了《西拉·胡鲁库败北记》的原著内容。因歌剧表演需要对个别角色的称谓或故事情节进行了压缩,但对原著内容和主要思想基本没有影响。因此,笔者认为,该歌剧在“守正”方面做到了尊重《江格尔》这一民间文学的基本文化内涵。

对传播方式的“创新”

  实验歌剧《江格尔的雄狮》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将《江格尔》这一民间文学用歌剧形式呈现,在内蒙古地区尚属首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除了传承人的言传身教,“口耳相传”模式外,还需要社会各界参与的不同体裁、多种媒介形式的传播。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用新颖的手法表达传统文化,让社会各界接受传统文化,在方式方法上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该剧在《江格尔》的传播方式上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创新。即用西方综合艺术——歌剧讲述东方民间文学《江格尔》。而对于一部歌剧来讲,音乐就是其灵魂。然而在歌剧中音乐是要与特定的戏剧结构和人物关系紧密相连的。要想用音乐形式讲述戏剧故事,音乐也就必然成其主导因素。

1

歌唱性的主题音乐

  歌剧是以歌唱为主综合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综合艺术。而对于歌剧来讲写好主题音乐是整部剧成功与否的关键。该实验歌剧的作曲苏日嘎拉图作为青年一代的曲作者,先后受过系统的合唱专业与作曲专业训练,这也为他所创作的钢琴三重奏《故乡的云影》、钢琴独奏《讴咏》、钢琴四重奏《牧人吟》等优秀作品打下了一定基础。他所创作的歌剧《江格尔的雄狮》的音乐不仅运用了传统歌剧的序曲、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等结构,还加入了现代手法大胆创新,保留现场乐队与合唱来进一步增强了整部剧的现场体验感。整部剧中主题音乐共出现四次,一是江格尔将勇敢的心交给黑暗之王时对宝木巴国度与雄狮洪古尔的依依不舍情感的江格尔主题咏叹《走向远方》;音乐充满了悲怆色彩,充分表达了英雄江格尔在离开美丽的宝木巴国度时的万般无奈之情;二是得到江格尔的十一勇士心之后激动的黑暗之王主题咏叹《终于等到这一天》;音乐充分表达了黑暗之王得意、满足、骄傲之情。三是当洪古尔去迎战保卫宝木巴家园时表达夫人珠拉赞丹的担忧与不舍之情的珠拉赞丹主题咏叹《洪古尔我的爱人》;音乐具有深情、伤感色彩,表达了珠拉赞丹担忧的心情及彷徨的情景。四是表达洪古尔对美丽的宝木巴、英明的江格尔、英雄的人民以及真挚的爱人的留恋之情的主题歌咏叹调《我的宝木巴》。该剧主题歌结构完整,并且给演员留出了一定的自由驰骋的空间,使演员们以高难的演唱技巧充分抒发感情,表现人物特征,这也成为该剧一大亮点之一。在配器方面,曲作者更多地运用了传统的配器手法,强调旋律的歌唱性,因此在配器的过程中更注重突出弦乐组在乐队中的歌唱性。正因为如此,便更加能够表现出发生在宝木巴国度的英雄故事蕴含。

2

交融性的音乐形态

  歌剧《江格尔的雄狮》中旋律的表达从蒙古民族的传统审美观出发,结合蒙古族史诗音乐的风格与特色,展现出了优美动听多元丰富的旋律变化。幕启时一位年迈的江格尔齐(说唱江格尔史诗的艺人)坐在舞台一侧,弹奏着蒙古族弹拨乐器陶布秀尔,吟唱着古老的《江格尔》史诗曲调。一位现代的年轻行者,听到声音,安静地走来,跪坐在老者身边,倾心聆听,延续老者的吟唱。这也为整部歌剧音乐定下了基调的同时交代了《江格尔》史诗曲调的说唱音乐形式。音乐设计上采用了序曲、合唱、重唱、独唱等传统歌剧结构。尤其是为更好的将音乐与剧中人物角色紧密结合,主角的独唱选用了江格尔主题咏叹、黑暗之王主题咏叹、珠拉赞丹主题咏叹及宣叙调、小咏叹调等。另外,用气势磅礴的管弦乐编制表现了洪古尔与黑暗之王对峙,战斗的场景。用强烈不安的音效表现出敌人靠近宝木巴国的场景。这些特色鲜明的音乐在作曲者精心巧妙的编排下更好的表现出了全剧故事内容。剧中曲作者用古老的《江格尔》史诗曲调来表现蒙古民族的民族精神、英雄主义、文化内涵与时代审美,又将《江格尔》史诗曲调巧妙的融入到了整部歌剧音乐旋律当中。以剧中英雄人物江格尔与洪古尔形象的塑造为例,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西洋音乐的演绎中,从而展现出了蒙古族史诗音乐与西洋音乐相结合的交融性音乐形态。

  总而言之,实验歌剧《江格尔的雄狮》以中国三大史诗之一《江格尔》为题材,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艺术——歌剧讲述了古老的英雄史诗故事,使古老的史诗在新时代焕发活力。该剧在文学剧本的“守正”方面遵循了原著所涵深厚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情怀以及英雄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从而表达出只有同心协力,紧密团结,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才能保卫家园,拥有和平、幸福、美好生活的人类共同愿景。在体裁形式及音乐的“创新”方面。一是将《江格尔》这一民间文学首次用歌剧形式呈现;二是音乐创作上借鉴西方歌剧的作曲技法,将史诗音乐要素与西洋作曲技法巧妙地结合,大胆地创新,对史诗音乐精髓陈述与思维方式进行多元化、歌剧化、交响化改编创作。成为英雄史诗音乐与西洋作曲技法相交融的一次有益尝试。同时也为内蒙古歌剧音乐的创作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实验剧场歌剧《江格尔的雄狮》不仅具备传统歌剧形式特点,内容上也呈现出了民间文学《江格尔》中的《西拉·胡鲁库败北记》的故事内涵。从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传承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原发《金钥匙》2023年第一期。)

分享到 65.1K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

ICP备案号:蒙ICP备2021003352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