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两个打造”专栏 | 胡一峰:寻找中华美学的时代文体

来源:内蒙古网络文艺传播中心  时间:2022-06-28 15:40:35   阅读量:

寻找中华美学的时代文体

——略谈文艺表达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

 

胡一峰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
       内容摘要: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石。文艺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承载者、积蓄者、表达者和弘扬者。新时代新征程,打造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必须发挥文艺的优势和作用。这就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文艺重要论述为指引,以新时代的语言和语法破解和阐释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密码,创作出展现中国审美风范的文艺精品,推动中华文化精髓要义转化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踔厉奋进、勇毅前行的不竭力量。
 
       关键词: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中华美学;文艺创造;艺术精品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文化上兼收并蓄,形成了光辉璀璨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和精神支撑。文艺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承载者、积蓄者、表达者和弘扬者。新时代新征程,打造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必须发挥文艺的优势和作用。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
文化文艺重要论述为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化文艺作出重要论述。他强调,“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重要战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等重大思想。在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又站在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高度,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重要论述的思想体系中,“文化”和“文艺”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人类文明史的宏大视野广泛列举中外文艺大师名作,明确指出,“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从《格萨尔王传》、《玛纳斯》到《江格尔》史诗,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产生了灿若星辰的文艺大师,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艺精品,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雄辩地阐明:“在我国发展史上,包括文艺在内的文化发展同样与中华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先秦时期,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鼎盛期。20世纪初,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端于文艺领域的创新风潮对社会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全民族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引擎。”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他要求,“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他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通过艺术创作“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习近平总书记还聚焦文艺创作,明确提出“优秀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水平”,“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的重要论述,从理论上科学阐明了文艺与文化的关系,回答了文艺在文化中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以及文艺创作应该如何对待中华文化等根本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文艺观,发展了党的文化建设和文艺工作的理论方针政策,为新时代弘扬发展中华文化、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
 
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重要论述,可以深切体会到: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一个民族历史演进的结晶。文艺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文化大厦中最动人的风景。衡量一个时代的文化成就,文艺是重要尺度。延续一个民族的文脉,文艺是重要方式。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艺是重要方面。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展示国家文化形象,文化是重要手段。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内容众多、丰富多彩,当我们用文艺加以表达时,固然涉及到对中华文化思想观念、价值追求、人文精神以及艺术形式的认知和运用,但在本质上是以审美的方式对中华文化的把握和呈现。在这个过程中,准确把握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并将其与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无疑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内容。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中华美学精神的重大命题,并用“三讲求一统一”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作了科学概括。他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作为党的领袖首次提出的原创性命题,“中华美学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这一命题的提出,“一方面着力强调了当代中国文艺内在精神层面的‘中华立场’,另一方面又内含着鲜明的实践性指向,将当代中国文艺实践的美学品格明确化、具体化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艺术创造美、表现美、传递美的作用。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上,他提出,艺术要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包含“隽永的美”,是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具有“审美的洞察力”的作品,才不会过时。在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上,他强调,艺术创造要“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只有把美的价值注入美的艺术之中,作品才有灵魂,思想和艺术才能相得益彰,作品才能传之久远”,并从“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的高度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发出了“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结合起来的庄严号召。这些重要论述既是对中华美学精神重大范畴的理论深化,又为艺术创造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实践升华指明了方向。

 
       中华美学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高度概括提炼。近代思想家蔡元培早就指出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发展演变中,自远古以来的彩陶、玉器、丝绸、青铜以及历朝历代多种多样的艺术类型和生活方式中以及中国人的自然观、人生观中都蕴藏着审美的因素。金雅将其概括为“真善美贯通的大美观”,并认为这是中华美学的基本品格。在这种美学滋养下的中国人,以审美活动涵括艺术、自然、人生,努力追求诗性之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是像西方人那样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之上,因而美对于中国人而言,与其说是一种理性把握,不如说是一种直观感受;与其说是事物的某种属性,不如说是弥散在天地、生活间的一种令人感官愉悦、心旷神怡的精神状态。如美学家刘纲纪所言,“中国古代美学与中国哲学以及整个中国思想文化有着极为直接而密切的关系”。中华美学这样渗透、融汇在中华文化之中,也由此而成为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的重要特征。
 
       换言之,中华文化的任何符号和形象,必然也必须是美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学是文艺表达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的桥梁。只有深刻把握中华文化内在的美学精神,文艺才能准确、内在地完成文化表达。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成纪的话来说,“中华美学精神就成为中国文化和艺术精神的中间聚合形态。它既源发于文化、奠基于艺术,又将两者共同带入统一的精神场域和存在高度。”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张晶也认为,中华美学精神“是一种精神实体,却并不表现为固态的形质,而是体现在中华民族的优秀审美创造的结晶体中,如文学、绘画、书法、音乐、建筑、园林等领域,使中国的文学艺术彰显出与西方的文学艺术迥然有异的独特风貌和发展轨迹。”要之,中华美学既归属于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范畴之内,而且对其具有质的规定性,同时,中华美学又像一种“显影剂”,使艺术得以清晰地显示出其内蕴的文化密码,淋漓尽致地表达中华文化的神髓。
 
       更重要的是,在多民族的语境下理解和推进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建构而言,深刻把握中华美学精神,其价值不仅在于洞察中华文化蕴藏的丰富美学内涵,从而为艺术创造提供美学指引,更在于中华美学精神这一范畴,高度契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显著特征,充分反映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正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所指出的,中华美学精神“不再是一般地指汉民族美学精神所代表的那些东西,而是在新的意义上特别地指包括汉民族美学精神在内的中华多族群美学精神的交融体。”换言之,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在“何为美”“美为何”这两个事关文化理解和认同、艺术创造和评价的关键问题上,是具有高度共识的。这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其不断巩固深化的重要精神动力。如果把中华文化比作主干,各民族文化比作枝叶,那么,中华美学精神就是从主干向枝叶源源不断输送的养分。中华美学精神随着中华民族前进的历史步伐不断创新丰富的过程,也就是各民族在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中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团结奋进的过程。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一部又一部文艺精品巍然矗立,一种又一种文艺类型迭代更新,但文化精神始终薪火相传、延续不灭。正因如此,我们品读不同时期的中华诗词、欣赏不同朝代的书画作品,固然可以看到艺术风格的差异,却更能体会一以贯之的美学气质。如今,历史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考验和挑战中创造光明未来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拼搏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也是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美学之花在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盛开的时代。在新时代的语境下表现中华文化的符号和形象,必须从中华美学精神中汲取营养,并将其融入个人的创作理念、作品的艺术肌理之中,挖掘中华诗词、民族音乐、民族舞蹈、传统书画、曲艺杂技等包含的中华文化精神,并为其注入时代内涵,讲好具有中国审美风范的动人故事。
 
 
以文艺精品赋能中华文化符号和形式
 
       文艺表达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说到底要呈现为作品。“文艺作品是作家艺术家的个性创作。但从创作开始,作家艺术家就在努力发扬本民族的创造智慧和创造资源。”“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就是民族文化创造智慧的捷径,也是民族文化创造能力的范本”,“阅读欣赏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体会它思想和审美境界的开拓、艺术理念和艺术手法上的突破,包括新的媒介和艺术语言的运用,就是在感受这个民族的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化创造水平”。当我们说起雍容大气的唐代文化,就会想起李白、杜甫等杰出诗人的璀璨诗篇,正是他们在诗歌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标定了唐文化的成就,建构了唐文化的形象,丰富了唐文化的符号。文艺作品构建了人们接受文化符号和形象最直接的桥梁,其审美质量、创新高度直接反映着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建构的水平。能否创作出高质量的文艺精品,也就成为衡量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打造成败的关键指标。
 
       以文艺精品赋能中华文化符号和形式,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展现中华审美风范。艺术的样貌总是和欣赏者的趣味辩证地互为因果。而艺术欣赏的趣味又是由民族文化发展历史中的精神积淀组合而成。“从先秦散文到两汉辞赋,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音,从明清小说到现代经典,中国文艺形成了稳定和强大的传统。”“中国文艺作品的精妙磅礴之处,正在于渗透着中华民族独特的集体审美意识”。文艺创新创造不能割断文化血脉,必须植根中华文化沃土,深入挖掘和阐发传统思想文化资源,并将其转化为动人的故事、感人的形象,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值得指出的是,文艺对中华文化的汲取,离不开在创作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对中华文化元素的使用,但仅仅“元素化”的使用还不足以真正彰显中华文化精神。前些年,有的西方国家利用中国文化IP拍摄了《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动画电影。这些作品画面不可谓不精美,叙事不可谓无技巧,也在世界电影市场上赚足了票房。不过,在许多中国观众眼中,银幕上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憨态可掬的熊猫团子,却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让人在心里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别扭。究其原因,他们顶着中国文化符号的名号,却以异文化的逻辑扮演着另一个角色,也就真正很难走进“同胞”的心灵。因此,肩负表达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的文艺精品,应致力于从精神上、气质上由内而外的艺术展现,把中华文化特别是其美学意涵以总体性的方式注入创作之中,既要有中华文化的华丽“皮囊”,更要有中华文化的高贵“灵魂”。
 

       以文艺精品赋能中华文化符号和形式,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本准则。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创新是文艺的永恒课题。凡是得到受众广为认可的艺术作品或形式,总是具有独特的魅力,必定蕴含着民族审美的旨趣,又契合时代审美的诉求。成功表达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的文艺作品,必定是传统美学和现代审美相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对接的硕果。比如,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幕式上,“中国式浪漫”惊艳世人,传统二十四节气、黄河水、折柳送别等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与体育盛会、科技成果融合出一派活泼的新气象,让人领略中华文化旺盛的生机活力。再如,近年来涌动神州大地的《大圣归来》《魔童降世》《白蛇》《姜子牙》等中国风动画,赋予了孙大圣、哪吒、白娘子、姜子牙等艺术形象新的内涵,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故事及其角色的“刻板印象”,使这些我们熟悉的人物变得“陌生”了,也更“真实”了。我们欣赏这些文艺作品的过程,事实上是站在现代的、生活的视角,重新认识、体察文化传统的过程,溯源而上又激流向前,礼敬尊崇又平等对话,由此获得新感动新认知。这些成功的实践充分说明,文艺表达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固然建基于深度的文化体认和挖掘,但绝非原样复刻传统文化,而是按照守正创新的原则,面向未来,师法传统,服务当代,转化创新,在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提炼中开拓文艺创造新的题材、主题、形式和风格,以新时代的语言和语法破解和阐释民族文化密码,推动中华文化的精髓要义激荡在当代中国人的脑海、渗透进当代中国人的血液,转化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踔厉奋进、勇毅前行的不竭力量。

分享到 65.1K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

ICP备案号:蒙ICP备2021003352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