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内蒙古戏剧家协会 2025-10-22 11:08:03 阅读量:
小戏大作,无锡有戏,十月江南,戏韵流长。10月19日晚,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江苏省戏剧家协会、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无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第十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圆满落幕。由内蒙古文联、内蒙古戏剧家协会选送的话剧小品《血色花》在无锡市人民大会堂的再度精彩亮相。
合影
本次展演自10月10日开幕以来,来自37个选送单位的72部优秀作品,在无锡市人民大会堂组成十场演出轮番登台,涵盖30多个戏曲剧种及话剧、小品、木偶剧、皮影戏、音乐剧、儿童剧等多元艺术形式,其中不乏稀有剧种的身影。展演通过创作提升、现场展演、座谈研讨、线上直播的多维模式,集中展现了近年来全国小戏小品创作的丰硕成果。既为优秀戏剧人才搭建了展示平台,也以丰富的艺术供给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真正实现 “以戏为媒、以艺会友,方寸舞台品文化魅力,交流互鉴促文艺繁荣”。
在众多优秀作品中,由喀喇沁旗乌兰牧骑创排的话剧小品《血色花》,在10月12日首次亮相时,便以深刻的主题表达与鲜明的艺术特色征服全场。这份“小戏见大情”的感染力,直接让其从72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被选定为闭幕式晚会的压轴篇章节目之一,于10月19日再度登台绽放光彩。
作为一部紧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重大主题的原创话剧小品,《血色花》以“小切口承载大主题”的叙事巧思,再现了草原上的动人往事:抗联战士阿斯楞与莲花夫妇,跨越国界与仇恨收养日本遗孤,用行动诠释中国人的善良、宽容与大爱。创作团队喀喇沁旗乌兰牧骑,将数十年扎根基层的创作积淀融入作品,在有限篇幅内精准聚焦人物情感,不刻意渲染战争痛苦,却通过演员们兼具北疆质朴气质与戏剧表演张力的演绎,让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都饱含深情。观众在与历史人物的共情中,深刻体会“战争一旦爆发,无人能置身事外”的沉重,更懂得和平的珍贵。
展演后的专家评议环节,《血色花》收获一致肯定。评委们认为,该剧完美诠释了“小戏大作”的核心内涵:“体量虽小却主题宏大,以小品的精巧形式承载深沉精神内核,既保留了乌兰牧骑扎根群众的艺术底色,又展现出扎实的创作功底与艺术追求。”这种地方文艺特色与时代精神内核相融合的创作实践,正是本次展演倡导的价值方向——为基层文艺搭建展示平台,推动小戏小品创作向思想精深、艺术精湛迈进。
10月19日的闭幕式演出中,经过打磨的《血色花》更显细腻:灯光、舞美与音效的配合进一步优化,情感表达愈发饱满。当最后一个场景落下帷幕,现场响起热烈掌声,这掌声不仅献给作品本身,更献给这支从草原走来的文艺队伍,以及小品中蕴藏的大情怀、大力量。“剧情动人、表演感人、精神励人”,成为现场专家与观众对该剧的一致评价。
“《血色花》能入围成为展演剧目并入选闭幕式,既是对剧组的肯定,更是内蒙古文艺实力的彰显。”该剧编剧牛海坤在采访中表示,作品以小见大,用话剧小品的灵动形式,让全国观众看见了北疆故事的深度与温度。从草原到江南,从首次亮相的惊艳到压轴收官的震撼,《血色花》的舞台旅程,不仅生动诠释了小戏小品“以小见大、以情动人”的艺术魅力,更以作品的过硬质量,充分彰显了近年来内蒙古戏剧界立足北疆沃土厚植创作根基、聚焦红色题材挖掘时代内涵、以精益求精态度打磨精品的强劲创作实力,展现出北疆文化创作的蓬勃生机。
正如本次展演 “小戏大作 无锡有戏” 的主题所言:优秀的文艺作品从不因体量而失色。《血色花》的成功,恰是对这一理念的最佳注解 —— 扎根生活、直抵人心的创作,终将在舞台上绽放持久的光彩,也为新时代基层文艺创作提供了宝贵启示。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