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文学杂志社 时间:2022-10-13 10:48:14 阅读量:
疫情防控 人人有责
2022年国庆期间
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广大医护人员勇于担当
不顾个人安危
奋战一线
用生命与疫情赛跑
不求回报、不论生死
用夜以继日的辛劳
换取更多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
文艺工作者
用诗歌作品
向服务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们
致敬!
“
清晨排队
/ 樵夫
小区里,排队
我排在最后,等待扫码
排队的人很安静
没有人大声喧哗
一会儿我变成了排中
后边又多了几个人
一个孩子,举着一只纸风车
在晨风中转动
清晨好像不那么凉了
甚至有阳光落在风车上,微红
我打开手机,亮出健康码
看到昨天核酸显示:阴性
内心很踏实
我想排队的人也会像我一样
内心踏实
作者简介
樵夫
本名孙可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歌月刊》《草原》《作品》《诗潮》等刊。获《光明日报》诗颂长征一等奖。诗歌入选多种诗歌选本。
“
画月亮
作者简介
崔宇
笔名夜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电力作家高级研修班第一届学员。曾获首届“河洛桂冠诗人”奖、第八届白天鹅诗歌“实力诗人”奖。
“
每一条路上都有爱
/ 王文英
她们的膝盖弯曲,上身前倾
姿态谦逊
伸向孩童和老人口腔的棉签
像是在轻轻安抚
惶恐和不安
几排队伍前
白色的防护服,像移动的云朵
每个釆样的人都自动排成长龙
相信每一条路上都有爱
每一次疫情都有勇者逆行
病毒是阻碍我们攀爬的砺石
而那一个个采样人,就是开路先锋
他们流下的汗水
和秋天太阳的光芒一起闪烁
作者简介
王文英
作品散见《天津日报》《唐山文学》《精短小说》《小小说月刊》《微型小说月报》《鄂尔多斯》《朔风》等报刊,著有长篇小说《松涛深沉》、文集《溪水清清》及国内第一部传统节日小说集《灯火》(合集)等。
“
向静默中的保卫者致敬
/ 岂梦炜
黎明
静默的人们还在酣睡
小区门口已经
车如流,人成行
那是我们各就各位
正在上岗
听
白色的防护服
蓝色的护裙,伴着
红色的车灯
唱出保卫静默者的心曲
看
斑斓的道旁树
微黄的路灯,哄住
寒凉的秋风
应和保卫静默者的诗行
我们静悄悄上岗
光荣地在小区里奔忙
口罩中的哈气
升级为泪,湿润着眼眶
总是在忙碌中盼望
第一缕阳光射来
守卫人和静默者
静默者和守卫人
一定
都有了护体的能量
作者简介
岂梦炜
中学教师,内蒙古自治区语文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兴安盟作协会员,科右前旗作协副秘书长。有教学论文、诗歌、散文散见报刊。
“
抗击疫情,在锡林郭勒(组诗)
/ 洋浴海
1
棉签,打开一个街道,一个小区
是一把醒来的钥匙
铜质或铁质的外表,肩负使命
草地渐黄,冷风
寻找和探试像一根针
插进贝子庙的翘檐
匆匆有警车穿行
寻找一些失踪的秋叶
让安宁在锡林河相遇
额尔敦路像一道裂口
秋风和暖同时从此通过
一块一块的小区
那些戴着囗罩的人
叫醒静默的鸟鸣
祝一路平安
2
诗人上阵了
她站在群众中间,像一枚漂亮的口罩
一行诗句的铜墙完成阻挡
诗一般闪亮的身影在星光里
用比喻、象征和拟人集合
像二连浩特城中的雕塑坚强
抽象而又具体
一块有温度的石头
烧红的铁,指向病毒
我看见诗的背面是一个响亮的名字
如一首诗的标题和开头
诗人张开文字的伞,撑在天空
守护这个美丽的边城
作者简介
洋浴海
本名杨玉海,内蒙古太仆寺旗人,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锡林郭勒盟文艺评论协会主席。二十世纪80年代初发表诗歌等文学作品,入选多种诗文集并获奖。
“
抗疫散记(组诗)
/ 戈三同
1
楼与楼之间, 一根电线上
一溜排开的麻雀
坐拥清晨,很安静
像下面,一支核酸队伍
间隔着,一字排开
偶尔一动
窗前滑过一枚落叶
谁的一声轻咳
击落了,这一小片静默
四楼阳台,浆洗一新
一双白色旅游鞋,如高翘的舰船
蓄势,但不发
2
宅家多日
每当十多岁的小孙子
趴窗前,欲摘去口罩
爷爷就说:别急
疫情过去
三百六十万立方新鲜空气
都给你
3
宅家里
一次囤积的蔬菜过多
眼瞅菜品一天天
打蔫起斑甚至烂掉
她一边流泪看着电视里
各地驰援医护队
抢救病患
一边下手抢救她的
萝卜、茄子、大白菜
4
原谅我吧,窗前的母亲
厨房的妻,一大家子亲情
原谅我久别而归
不及招手,就一头扎进门诊
怠慢了美妙时辰
我只是想,在一把测温计下
多停留一会,让白衣天使的软语
吹净我身体一片疑云后
顺便布置下一块
鸟鸣的天空
5
在医院
我看见一对医护夫妻
在隔窗传递纸条
她刚刚写好的纸条
还没递出
又想起
非说不可的话
也许只一句
一句
刚好够他折叠一生
6
疫情这狰狞老脸,一经拉下来
二十四小时,人们怏怏不快
紧张,是一种公共表情
竖起的衣领,高过任何一堵墙
问候就免去吧,口罩
比北方一场大雪,捂的还要严
大街很松散,三三两两
漏掉的行人,各自捡拾自己
电报大楼的钟声,一下又一下
但今早有一下,已经敲在人们
心情的拐点上
作者简介
戈三同
作品散见《诗刊》《星星诗刊》《草原》等刊物,作品入选《2016年诗歌精选》《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等诗选,曾获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井秋峰短诗奖等奖项,著有诗集《给梦画像》《临界》。
“
在同一时刻(组诗)
/ 苏和
爱 情
他说你要平安回来
我包一年的家务
洗碗,擦地板,哄娃娃
家那么小,一转身就碰到你的花
浇水,松土,理枝,让爱长成盆景
她被从隔离服里挖出来
挖出来的那个地方,刚刚
种植过生命
夜色如丝,她和他在心里
玩着翻毛线的游戏
细致整理那个叫爱的东西
青山之城
青山之城
并没有静默下来
还有那么多忙碌的身影
磨难,怎能让大青山低下头
一幕幕夜色
在希冀的瞳孔渐露晨曦
家园,一定会被劳作的汗水
洗濯得更加闪亮
你听,那些回音在楼下和楼宇间
倔强的声音,雨滴般
润湿所有渴望
封 闭
一个小区
一栋楼,以及
窗户和窗户后面的每一双眼睛
是封不住的
待飞翔的紫鸽子
街道两旁树木
举起加油的拳头
粉丁香花散发着馨香
譬如你和我
窈窕在落暮时分的街景
奶茶温凉
会浮起一抹凝脂
嘴唇碰出裂痕
依然有浓香,在肺腑
积蕴生活的美好
沉静是一种坚定
其实,我也没有更多的爱写给你
因为急切的眼睛,时常会流泪
在一种氛围里
静默是一种坚定
侧耳倾听
风吹枯草折断
一朵花和另一朵花呢喃。秋日阳光如针
落在地面铮然有声
扇动鼻翼,能闻到百灵鸟飞过
留下若有若无的香气
北方,有一种盖世的通透
夜晚被风愈合
不让人看见太多憔悴
给社区网格员
好多人不知道
社区网格员是什么意思
晨练的老大妈说
是管理网络的
还有可能唤起童心
就是那蹦蹦跳跳的游戏
然而,所有居民区和楼阁
是网格员走不完的棋路
在抗疫的队伍里
他(她)们是排兵一线
那枚举足轻重的卒
或许,只给人们留下了背影
即使他(她)们肩膀上扛着一粒沙
都是堵截疫情的一份重量
隔离医学观察
你在屋里,我在屋外
其实,我们都在彼此心里
踏着钟表时刻,走过光阴的经纬
一份餐,一瓶纯净水
一次测量体温,给孩子一个玩具
叠一个纸飞机
让爱没有阻碍,飞向你我
每一声祝福,都发自肺腑
方寸之厘,装满大家庭的亲情
防线不是没有温度的铁
揣在胸口捂热
将会是来年夏日流火
作者简介
苏和
笔名清明,蒙古族。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中国艺术报》《诗选刊》《星星·散文诗》《星星·诗歌原创》《诗潮》《诗歌月刊》《草原》《草堂》《散文诗》《北方文学》等刊。出版诗集《鸟睡了,梦醒了》。
抗疫是每个人的责任
防控是每个人的使命
期待所有医护人员
及广大抗疫一线的工作者平安吉祥
也期待疫情早日解除
呼和浩特加油!
内蒙古加油!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