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T内蒙古文联网
深秋的青城,空气中已带着些许寒意,但阅立方书店内却暖意融融。10月18日下午,“相看两不厌”——《草原》入驻书店暨2025年读者见面会在这里温暖启幕。这场由内蒙古文学杂志社、内蒙古书刊发行业协会主办,青城阅立方、《草原》杂志承办的文学活动,不仅见证了文学期刊与实体书店的深度联动,更成就了一场作家与读者之间的心灵对话。wXT内蒙古文联网
下午三时,书店中厅的沙龙区座无虚席。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海山,内蒙古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周香荣,内蒙古文联原主席、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特·官布扎布,内蒙古文联原副主席、《草原》杂志原主编尚贵荣等文学界人士与众多作家、诗人、文学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草原》这本有着七十余年历史的文学期刊开启新的旅程。wXT内蒙古文联网
“这是一次特别的相聚,《草原》再一次以如此亲近的姿态走到读者身边,就像老朋友久别重逢。”活动在内蒙古文学杂志社副社长、《草原》杂志副主编赵筱彬温润的话语中开启。wXT内蒙古文联网
特·官布扎布在分享中笑言:“我怕冷,但在今天这个活动现场感觉很热——一个是文学的热,一个是阅读的热。”他感慨道,“在我的工作期间,曾见证过《草原》办刊的艰难,现在再看我们的《草原》,已经走向了一个高峰,它在全国文坛的影响力、在全国读者心目当中的影响力,跟过去的那个时期不可同日而语。”wXT内蒙古文联网
内蒙古文联原主席、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特·官布扎布wXT内蒙古文联网
他从人类认知需求的角度阐释了文学的价值:“我们的大脑细胞增强了对信息接收处理运算的能力,于是产生了对信息的需求。这些信息中,让人心灵最舒服的就是文学。阅读哲学引发思考,听闻美食勾起食欲,而阅读文学则让心情愉悦,让认知和价值观发生微妙变化。这就是文学存在的意义——满足大脑对舒适信息的需求。”wXT内蒙古文联网
对于《草原》入驻书店的举措,他给予了高度评价:“从今天起,《草原》要入驻很多个书店,这是个非常好的开拓。读者拿起《草原》,认识的不仅是一位作家,而是许多作家——包括已经老去的、正在成长的、正在发力的作家。这对读者来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wXT内蒙古文联网
尚贵荣则从历史维度回顾了《草原》的坚守与蜕变:“转眼《草原》已经走过了75年的历史,陪伴了几代人。《草原》是一个小单位,却在做一项大事业——为人类、国家、民族,甚至文明的繁荣进步贡献力量。用多么重的词来形容它都不过分。”wXT内蒙古文联网
内蒙古文联原副主席、《草原》杂志原主编 尚贵荣wXT内蒙古文联网
他特别强调了入驻书店对读者体验的提升:“阅读《草原》其实就是学习的过程。把杂志放到书店里,对读者是一种非常便捷的方式。相比邮寄需要等待,读者现在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草原》。”谈及刊物的变迁,他感慨道:“在20世纪90年代,包括我刚当主编时,杂志的办公场所很简陋。但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当时在我们这些期刊工作者来说,精神很富足,也会觉得《草原》的办公场所就是君子所居的地方。当然,现在的《草原》与过去不一样了,办公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刊物整体也有了相当大的改变和提升。”wXT内蒙古文联网
坚守与创新:文学期刊的“双向奔赴”wXT内蒙古文联网
内蒙古文学杂志社社长、《草原》主编阿霞的分享,道出了传统文学期刊在新时代的探索与突破。她说,这次合作实现了文学期刊与实体书店的深度联动,是《草原》“寻找读者”行动一次有力的创新开拓,更是杂志与读者之间一场动人的“双向奔赴”。wXT内蒙古文联网
内蒙古文学杂志社社长、《草原》主编 阿 霞wXT内蒙古文联网
“《草原》今天入驻了呼和浩特的8家书店,这意味着它跟读者更近了,向读者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阿霞说,“作为有75年历史的内蒙古自治区老牌文学杂志,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刊物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找到它真正的读者,而读者也希望能重新找到《草原》。”wXT内蒙古文联网
“我们在呼和浩特的地铁站、机场展示刊物,并在地铁上、飞机上做了几场推广阅读的活动。在人流密集、脚步匆匆的环境中,令人感动的是,我们依然能找到很多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读者。”wXT内蒙古文联网
对于入驻书店的意义,阿霞有着诗意的理解:“虽然在数字化、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我们所做的事情可能力量微弱,但仍然非常有意义。我想以后悄悄地来到书店观察,如果有人来到书架边,打开《草原》,那么刊物里的文字就活了,就变得有温度了。而在那个时候,文学的传承就发生了——这就是我们进驻书店的意义。”wXT内蒙古文联网
青城阅立方董事长庄冬梅从书店经营者的角度,表达了对这次合作的热切期待。她提到了一个时尚的概念——情绪价值:“阅读一本好书,其中的人、物、景会和你如影随形,对心灵的滋养是我们想不到的。所有的东西都能用我们所读的书来解释,来让我们的精神更加丰富、丰满,让我们更加能理解社会,理解当代。《草原》是一本有温度的、可以让笔尖触摸读者心尖的刊物。我希望在更多的地方,不仅仅是《草原》,而是用传统的手段传播更多的知识,让更多的人走进书店。”wXT内蒙古文联网
这番愿景,在其他嘉宾的分享中得到了呼应。评论家赵富荣深情地追溯了《草原》从1950年创刊起,为内蒙古文学繁荣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我在文学馆工作,做展览的时候,常常感叹我们内蒙古的很多作家都是从《草原》走出来的。今天《草原》入驻书店,我想正是因为《草原》一直秉持着文学的初心和刊物的初心,一直面对读者。”她阐释道,“阅读《草原》就是阅读辽阔,像是对存在的、遗忘的一种探寻,或者说回归文学的本质。我们如何安顿我们的生命,调试我们的生命,运转我们的生命,在这些葱茏的文字和自由的精神里面心生欢喜。”wXT内蒙古文联网
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 赵富荣wXT内蒙古文联网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内蒙古分社社长乔辉也对此深表认同,他指出:“《草原》杂志不遗余力地推出‘自然写作’文学专栏和品牌,今年上半年编选出版的《从房间走向荒野》跻身“腾讯好书榜”前列。同时,像‘草原十二骑手’这样的栏目,将内蒙古优秀小说家从个体组成群像,如同把单独的手指握成一个拳头打出去,影响非常大。”他由衷祝愿借由入驻书店这样的公共文化空间,《草原》能走向更广阔的领域。wXT内蒙古文联网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内蒙古分社社长 乔 辉wXT内蒙古文联网
文学的活力,在于代际的传承与青春的注入。70后作家赵卡动情地回忆起与《草原》的初遇,将大家的思绪带回了四十年前的绿皮火车上。“1984年,我14岁,和父亲在火车上,售货员夹着一摞书杂志经过。父亲用五毛钱给我买了一本《草原》。正是那本《草原》,在我心里种下了文学的种子。”这颗种子历经岁月的浇灌,如今已枝繁叶茂。他的讲述朴素而真挚,让在场的许多人仿佛看到了文学薪火在时光中静静传递的轨迹。“我和《草原》的缘分和关系也从此开始。希望以后还会发生精彩的故事。”wXT内蒙古文联网
90后青年诗人许氶的分享,带来了年轻一代的视角。“我和《草原》最开始接触是2017年。它挖掘了大批内蒙古高校的青年诗人和作家,让我们在校大学生在心灵、思维和创作上都获得了成长。”他特别提到,自2021年《草原》开启“全国大学生诗展”栏目并由他参与组稿以来,五年间,这本刊物在90后、00后的视野中“越办越年轻,越来越接地气”。他借用贾平凹的话寄愿:“‘野草养我的欲望与蓬勃’,希望《草原》越办越蓬勃,越办越年轻。”wXT内蒙古文联网
同为90后青年作家的李仲原,则从2020年《草原》创刊70周年时自己作品入选“新发现”栏目的经历谈起。“我觉得任何一个发现都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今天《草原》发现了书店一样。”他敏锐地观察到《草原》近年“上天入地”的创新举措——进入地铁,登上飞机,而今走进书店。“这样的活动越多,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就越丰富。走进书店,也是《草原》对这座城市的贡献。”wXT内蒙古文联网
此次活动还发起了“我在___读《草原》”自媒体打卡行动,邀请广大读者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与《草原》的故事。这个充满互动性的环节,让文学从个人阅读走向公共分享,从静态欣赏转为动态参与。wXT内蒙古文联网
现场的来自乌兰察布市的读者曹彦煜表示,这样的形式让文学变得亲切可触。“以前总觉得文学杂志是高高在上的,现在它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可以在书店里随手翻阅,还可以参与相关的活动,这种感觉很棒。”wXT内蒙古文联网
这正是《草原》入驻书店的深层意义——让文学真正浸润生活。当读者在书店的角落安静地翻阅最新一期的《草原》,当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文学便以最自然的方式融入了日常。wXT内蒙古文联网
此次《草原》入驻书店暨2025年读者见面会,超越了简单的场地合作,成为一次深度的文学浸润与情感联结。它是“书香内蒙古”全民阅读向生活场景的延伸,是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创新尝试。wXT内蒙古文联网
在两个多小时的活动中,老中青三代文学人齐聚一堂,他们的故事串联起来,就是一部生动的内蒙古当代文学发展史。从赵卡笔下14岁时的文学种子,到许氶、李仲原眼中充满朝气的文学平台,《草原》的形象在时光流转中愈发清晰而年轻。wXT内蒙古文联网
活动结束时,黄昏已笼罩青城,但书店内的交流仍在继续。读者们围在作家身边热烈讨论,手捧《草原》流连翻阅。这一刻,文学不再只是印在纸上的文字,而是连接心灵的桥梁。wXT内蒙古文联网
《草原》与书店的这次相遇,正如活动主题“相看两不厌”所寓意的那样——好的文学与忠实的读者,本就该如此相互陪伴,彼此滋养。而这,或许正是文学在最朴素的意义上,能够给予这个时代的最珍贵的礼物。wXT内蒙古文联网
wXT内蒙古文联网
wXT内蒙古文联网
wXT内蒙古文联网
wXT内蒙古文联网
wXT内蒙古文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