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文学馆 时间:2025-05-17 18:42:48 阅读量: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 繁花竞放 笔墨寄情 ——在文学作品中读懂民族政策
1 水乳交融 中华民族一家亲
文学书写
《辽阔大地——一个母亲和她的28个孩子》 报告文学 作者/蒋雨含 书中描写了“人民楷模”都贵玛乐于奉献的人生故事以及那些被称为“国家的孩子”的孤儿们在杜尔伯特草原扎根、生长与这片辽阔大地相依而生的生命历程,折射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
《红城时代》 长篇小说 作者/路远 本书讲述了主人公噶拉如何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的故事,同时真实地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是一部记录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击强敌的著作。小说描写细腻,突出了主人公的心理描写,更具真实性、故事性。
《瞧呵,那片绿叶》 短篇小说 作者/乌热尔图 作品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塑造了猎人拉杰维护民族团结的形象。通过拉杰同老吴几次邂逅的回忆,热情地歌颂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新型的民族关系,“绿叶”寓意汉族、鄂温克族都是兄弟,同为一棵树上的绿叶。
2 情深意笃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文学书写
《草原的早晨》 长篇小说 作者/扎拉嘎胡 作品展示了第一代工程技术人员的生活,展示了各族人民建设和管理钢铁企业的历史进程,讴歌了党的民族政策在工业战线上的伟大胜利。
《毛乌素绿色传奇》 报告文学 作者/肖亦农 作者结合个人经历,全景式地展示了披上绿装的毛乌素沙漠新风貌,用大手笔、广视角描述了以乌审旗为代表的几代鄂尔多斯人与沙漠对话、抗争的英雄壮举,书写了毛乌素沙漠变绿洲的人间神话。
《中国牧民》 报告文学 作者/布仁巴雅尔、杨楣 作品讲述了“七一勋章”获得者廷·巴特尔,扎根偏远艰苦的基层牧区50年,带领牧民群众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的发展新路径,几十年如一日,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牧区取得喜人业绩的动人事迹。
《呼和浩特与“一带一路”》 报告文学 作者/邓九刚 该书从经济视角出发,追述了一座城市的发育、成长,引领读者看到了一个丰满而全新的呼和浩特;又以巨匠手笔全景式、多角度、多层次还原了作为茶叶之路上重要核心枢纽城市的呼和浩特400多年的风云变幻。
《袁隆平与兴安大米》 报告文学 作者/赵艳 本书是一部以袁隆平事迹为主题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该书以粮食安全为主线,重点突出了科技创新在粮食安全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客观、凝练且生动、鲜活的叙述,出色地刻画了袁隆平及其院士工作站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在盐碱地上种出优质高产水稻的事迹。
《看北疆锦绣中——内蒙古脱贫攻坚纪事》 报告文学 作者/高明霞等 本书作者团队的心愿是真实地讲述脱贫攻坚战中那些平凡奋斗者的故事,为这场波澜壮阔的山乡巨变历程留一份纪念。全书分三个篇章:“帮扶篇”主要讲述扶贫干部的故事;“奋斗篇”讲述村干部、乡村有志人士不寻常的业绩;“憧憬篇”表现追梦人的理想情境。
3 凝心聚力 同心共促社会事业焕新
文学书写
《草原之子廷·巴特尔》 报告文学 作者/萨仁托娅、杜拉尔·梅 本书记录了廷·巴特尔的事迹。他是扎根牧区、苦干实干的楷模,投身边疆牧区建设40多年,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新路子,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双赢。
《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纪事》 报告文学 作者/阿勒得尔图 作品记录了在新中国几代领导人关怀下乌兰牧骑成长进步的光荣历程。作者深入内蒙古自治区多地采访,在积累大量素材的基础上,对乌兰牧骑进行了全景式描写。本书展现了乌兰牧骑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农牧民群众、紧跟时代创新的精神风貌。
《赛娜与杜拉》 长篇小说 作者/路远 作品主要讲述在阿镇被称为“赛妈妈”的乌兰牧骑队长赛娜,由于常年积劳成疾,不幸英年早逝。妹妹杜拉当年也是阿镇乌兰牧骑的队员,后来成长为国内著名编剧。姐妹二人,不同的人生经历,演绎出两段动人的故事。
4 立心铸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学书写
《吼春》 散文 作者/杨瑛 作品讲述了作者在一次体验生活期间偶遇漫瀚调演唱人奇附林先生,在蒙古族短调民歌和晋陕地区“信天游”等民歌杂糅的独特歌种中,感受黄河沿岸的独特文化风情。
《森林里的歌声》 短篇小说 作者/乌热尔图 《森林里的歌声》是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的早期作品,以20世纪50年代鄂温克族解放前后15年为时代背景,记述了鄂温克族解放的大事件,描写了敖鲁古雅这片神奇土地上生活着的鄂温克民族历史,展示了他们独特的草原民族心理素质。
《中国少数民族故事绘本典藏》 本套“中国少数民族故事绘本典藏”,让居住在祖国东西南北方的各民族小读者既可以感受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灿烂,也能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艺术创造,还可以从中领会到东方古老文明的深厚意蕴。
5 同心筑梦 携手再启新程
文学书写
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颁奖典礼上,内蒙古自治区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3位作家和1位翻译家登上舞台,领受这一我国民族文学界的最高荣誉。
《蓝天戈壁》 (蒙古文) 中篇小说集 作者/阿尤尔扎纳 《蓝天戈壁》包含《蓝天戈壁》与《怀抱太阳》两篇作品,以人与人之间的爱护、关照为主题,深刻描绘了广袤戈壁上的人性光辉与生命救赎。《蓝天戈壁》聚焦牧人格日勒巴图如何以非凡的爱心与毅力,引领误入歧途的青年卓拉巴雅尔重归正道;《怀抱太阳》以一对老人百代与阿奴金的视角,展现了城市边缘群体的坚韧与温情。
《驮着魂灵的马》 中短篇小说集 作者/娜仁高娃 小说集收录了15篇中短篇小说,作品大多以作者的家乡——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中的“沙窝地”为背景,每篇都是一个独立且完整的故事。作品笔触深邃且克制,善于将草原上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民间传说融入情节,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出一个个真实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出库布其沙漠深处严酷的生存环境与人性中的善良光辉。
《让世界看见》 报告文学 作者/牛海坤 作品全面真实地记述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白晶莹,带领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数万名农牧民妇女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科右中旗万千绣娘,把人民的致富心愿和内蒙古刺绣文化纺进丝线,用纤纤玉手,绣出锦绣前程,书写巾帼传奇。
《我给记忆命名》 散文集 译者/朵日娜 译者朵日娜,蒙古族,1971年生,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人。出版译著《阿拉善风云》(又名《遥远的大漠》)《断裂》《饮马井》《我给记忆命名》等。曾获《民族文学》奖,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等。此次获奖翻译作品《我给记忆命名》是作家席慕蓉的回忆性叙事散文集。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 (周一闭馆)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