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作家协会 2013-07-01 07:55:30 阅读量:
6月27日至30日,由民族文学杂志社、内蒙古作家协会主办,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协办的《民族文学》蒙古文版作家翻译家改稿班在呼和浩特举办。《民族文学》主编叶梅,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副局长阿里木江,内蒙古文联主席巴特尔,内蒙古作协主席特·官布扎布、名誉主席布仁巴雅尔等出席开班仪式。开班式由《民族文学》副主编石一宁主持。
叶梅在讲话中说,《民族文学》蒙古文版自2009年创刊以来,及时将全国少数民族作家和汉族作家发表的优秀汉文作品翻译介绍给蒙古文读者,并推出了10多位蒙古文母语作家的佳作。刊物至今出版了24期,翻译出版了国内38个民族350多位作家及国外7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370多篇作品,来自社会各界的80多位蒙古族文学翻译家和母语作家参与了翻译工作。我们举办这次改稿班,就是要认真研究加强和改进翻译工作,进一步提高《民族文学》蒙古文版质量,推介更多更好作家作品的问题。
巴特尔在讲话中指出,用母语创作的各少数民族的优秀作品,是中华多民族文学的瑰宝。母语作家笔下纵横的江流、苍茫的林海、激荡的原野,传承着民族的文化记忆,展示着民族生存的密码。我们鼓励母语创作,也鼓励这些优美的文字通过翻译家的再创作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蒙古语作家和翻译家热爱并使用着民族的语言,用文学的方式传承着一个古老民族的珍贵记忆。希望作家、翻译家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凝聚广泛共识,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扬鞭驰骋,再一次以文学的名誉扬帆远航。
参加此次改稿班的33位作家翻译家包括蒙古族翻译家、母语作家及蒙古文版翻译作品的原作者。其中的23位翻译家是当前活跃在蒙古族文学翻译领域的老中青三代翻译家代表。他们的翻译经验丰富,文化素质高,不仅精通蒙汉两种语言,还精通日语或英语或俄语等外语。参加改稿班的学员在学习讨论中提出,《民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字版办得非常好,对当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作家创作出现了主题不断深化、题材日益多样的良好态势,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
改稿班为期5天,学员们通过集中或分组交流、改稿,探讨如何提高文学创作及文学翻译质量的相关问题,还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文学创作、翻译、研究等方面的辅导培训。
(赵富荣)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