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作家协会 2022-08-10 09:23:19 阅读量:
关于开展2022年度《内蒙古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作品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盟市文联(作协)、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文联(作协),各区直单位作家: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和关于内蒙古事业发展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区宣传部长会议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现实题材创作,深入推进“两个打造”工作,落实好“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实施好文学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推动内蒙古文学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内蒙古作家协会决定开展2022年度《内蒙古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作品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选题
申报作者可根据提供的重点选题方向进行申报,也可另行提出选题申报。(重点选题方向附后)
二、申报作者
1.无论作者是否为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均可申报。本年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将侧重青年作者、基层作者和新文学群体。
2.曾入选《内蒙古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或内蒙古作家协会其他扶持项目的作者,如扶持项目尚未完成,本年度不能申报。
3.申报者须认真填写申报表,写全主要创作成果,说明创作计划,提供构思大纲和1万字以上作品文本。
三、申报作品
1.申报扶持作品应为字数在13万以上的原创长篇作品,侧重扶持体现新时代山乡巨变的长篇小说。申报截止日期之前已出版的作品,不能申报。
2.申报体裁为小说、散文杂文、诗歌、报告文学、儿童文学,符合选题方向的短篇作品以个人主题集形式申报,不接受多人作品合集申报,网络文学也可申报。
四、申报程序
1.区直单位作者直接向内蒙古作家协会秘书处进行申报,盟市作者向盟市文联(作协)进行申报。
2.盟市文联(作协)接受作者申报后,要进行论证和筛选,填写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每个盟市文联(作协)申报的作品不超过5部。
3.申报表、汇总表和作品文本均须同时提供纸质版和电子版。纸质版申报表、汇总表和作品文本各一式十份,寄送内蒙古作家协会秘书处。电子版申报表、汇总表和作品文本发到指定邮箱。
4.电子邮件主题格式为:推荐单位—重点作品扶持工程。电子版申报表命名格式为:作品名—作者—作品体裁。
5.申报起止日期:8月5日—9月2日,逾期不予受理。
五、组织评审
内蒙古作家协会秘书处将组织专家对申报作品的价值和申报者的完成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以投票的方式确定重点扶持作品,报内蒙古文联审批,最终确定的扶持作品名单将在“内蒙古作家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布。
六、结果运用
列入重点扶持的作品将在创作补贴、创作指导、出版发行和宣传推介等方面给予跟进支持。
七、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471—4922826
邮政编码:010011
通讯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机场南辅路 内蒙古文联420室
电子邮箱:nmgzxxm@163.com
附件:1.2022年度《内蒙古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创作选题指南
2.2022年度《内蒙古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申报表
3.2022年度《内蒙古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作品申报汇总表
内蒙古文联
2022年8月8日
◉附件1
2022年度
《内蒙古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
重点创作选题指南
1.重要时间节点
立足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围绕党的二十大召开、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创作推出文学作品。
2.重要精神财富
突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主题,讲好伟大建党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故事,书写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乌兰牧骑优良传统故事,围绕党领导内蒙古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和涌现出的英雄模范、重大典型等推出文学作品。
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素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运用文学形式进行当代表达,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
4.内蒙古战略定位
围绕党中央为内蒙古量身定制的“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展现内蒙古在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生动实践。
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着力书写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践行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理念,牢记“三个离不开”,增强“五个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动实践,讲好“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感人故事,聚力“两个打造”,推出文学精品,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让边疆稳定常筑长固。
6.生态文明建设
书写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描绘构筑万里绿色长城的生动实践,展现腾格里沙漠、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一湖两海”(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生态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效,书写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覆盖度“双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双减少”的重大转变,书写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7.乡村振兴战略
聚焦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鼓励以山乡人写山乡巨变的方式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展现共产党员干部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描绘乡村振兴新气象、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成就,描绘新时代乡村牧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足的时代画卷。
8.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围绕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发展农业科技,书写“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的豪迈誓言。聚焦内蒙古自治区从种业大区向种业强区跨越,重点围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良种化水平提升、优势特色品种培育等“三大工程”,用文学形式展现种业振兴行动,彰显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9.黄河文化
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聚焦黄河“几”字弯国家公园和黄河文化遗产廊道建设,打造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带,深入挖掘黄河历史文化资源和黄河两岸的百姓故事,围绕黄河“几”字弯发展实践,创作推出反映大河人家变化、黄河岁岁安澜的文学作品。
10.长城文化
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内蒙古的长城总长度为7570公里,位居中国第一,依托内蒙古得天独厚的长城文化资源,深入挖掘长城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以文学方式讲好长城历史和当代故事,更好发挥长城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11.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文学作品展现内蒙古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经济结构、资源转化增值,做强实体经济,发展现代能源经济,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等工作上取得的突出成就,聚焦“科技兴蒙”行动、奶业振兴、蒙草生态等重大工程部署,书写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果,展现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取得的成效,展现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努力。
12.优化营商环境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切入点,书写我区坚持创新体制机制,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的不懈努力,通过文学作品树立内蒙古担当作为、诚实守信、真善美、不拖拉和办事有规矩的正面形象,把内蒙古的形象立起来。
扫码下载附件
附件二:2022年度内蒙古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申报表
附件三:2022年度《内蒙古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作品申报汇总表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