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作家协会 2025-08-21 13:30:00 阅读量:
活动现场
8月18日,由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内蒙古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内蒙古作家协会承办,额尔古纳市委宣传部协办的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在额尔古纳市委礼堂举办。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广西文联主席、广西作家协会主席东西以《阅读与写作》为题,分享了他对于文学作品阅读与创作的见解和体认。公开课由额尔古纳市文联主席孟宪莉主持。
广西文联主席、广西作协主席 东西
东西在分享中提到,阅读是成为一名写作者的基础与前提。广泛的阅读不仅能为写作者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还能让其接触到多样的表达方式,为写作打下坚实根基。同时,他强调,阅读的范畴不应局限于书本:电影作品的精巧结构、现实生活的复杂多样,同样能为写作提供重要参考与养分 —— 无论是场景构建的思路、人物塑造的方法,还是叙事节奏的把控,都能从中汲取灵感。他特别提到,“少年时期恰当的困难,是写作最好的老师”,这段经历往往能成为日后创作中感知生活、理解人性的重要底色。
结合多年创作实践,东西进一步阐释了阅读的多重功能与作用。他认为,阅读绝非简单的题材积累,更能帮助写作者提升自我认知力、想象力与创新力。阅读本身具有迁移性,大量的作品具有共同性,相互的阅读能帮助自己吸收其写作技巧、思想观点,写作脉络也得以传承。
在谈及写作本身时,东西指出,写作的核心在于自我解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本质上是作者本人的“一个切片”。只有从自我出发,直面内心感受与真实体验,才能写出具有感染力、真实可感的人物与故事;同时,持续的写作过程也是写作者实现个人成长、提升认知的过程,在持续地输出与反思中,对自我、对世界的理解会愈发深刻。
东西还提到,在阅读之外,写作者的内在驱动力同样重要:喜欢思考、拥有倾诉的欲望、渴望解决自身精神困境,这些都是促使动笔写作的核心动力。对写作者而言,写作亦是自我治愈的过程 —— 可以在文字中直面自我、梳理情绪、剖析问题,凭借准确的表达将内心的困惑与挣扎转化为文字,最终在创作中实现精神层面的救赎。
捐赠环节
基层作者提问
现场签名
此外,东西还向额尔古纳市作家协会捐赠了签名版图书,为基层作者解答了创作中的困惑与难题,并为基层作者、文学爱好者们现场签名。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