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评论家协会 2022-11-05 11:09:33 阅读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内蒙古高度重视、亲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内蒙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内蒙古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内蒙古文艺工作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牢记殷殷嘱托,以时代为卷、以文艺为笔,书写了新时代内蒙古文艺的锦绣华章。本平台开设【十年回顾】栏目,陆续推出系列文章,回顾新时代内蒙古文艺发展的历程。
【十年回顾】
新时代内蒙古文艺评论繁荣发展的十年
策· 杰尔嘎拉
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
内蒙古大学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满怀自豪地走进了新时代。在新时代十年中,内蒙古文艺理论批评,对紧跟时代新走势、反映人民新生活的各类文艺作品,给予了及时的论评与推介,发挥了褒贬甄别、激浊扬清的积极功能,文艺理论评论应有的战斗力、说服力和影响力逐步增强,“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
十年来内蒙古文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将民族团结主题作为思想引领“培根铸魂”工程的重要内容。组织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班、青年作家铸牢研讨班、蒙古族作家铸牢培训班等各文艺门类教育培训活动,累计线上线下培训文艺工作者5万人次。组织开展了“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为主题的文学创作、书法篆刻展、美术作品展等34项具体活动,在内蒙古文艺界树立起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鲜明导向。
十年来,内蒙古文艺评论界就上述重要论述以各种方式展开多次认真深入学习讨论,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对论述中提出的一些重要论点进行集中探讨。不少文艺工作者发表了学习体会文章。其中冀晓青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推进自治区文艺事业的大发展》、尚贵荣的《文艺评论:走在前头站在高处》、宋生贵的《坚定文化自信,倾心张扬人民的价值理想》、赵海忠的《在学懂学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方面下功夫》、张伟的《坚守文艺的人民性》、包斯钦的《为人民抒怀高歌筑就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肖亦农的《扎根生活,为人民写作》、张树天的《以德驭艺德张艺显》、李树榕的《“为历史存正气”不能忽视优质文化资源》、海德才的《托起草原文学的梦想》、郭培筠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时代同频共振》、仁钦道尔吉的《用优秀的文艺作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崔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代蒙古族诗歌的诗意中轴》等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抒怀建言、畅谈体会,就文艺诸多问题进行深度阐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80岁高龄的老文艺评论家刘成教授,十年如一日自觉自愿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用蒙汉文写了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和体会文章,大部分文章都在《光明日报》《文艺报》《实践》等报刊上发表。《金钥匙》和《内蒙古青年》杂志开辟专栏长期连载发表。十年间出版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蒙、汉)《命运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即将出版)等四部学习体会专著。
进入新时代,内蒙古的文艺理论评论,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指引下,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继承创新民族文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推动内蒙古特色文艺批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强化了文艺评论阵地,推出了一批优秀的文艺成果。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像春风一样吹绿了内蒙古大草原,引来了万紫千红的内蒙古文艺亮丽的春天。内蒙古文艺理论评论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崭新景象,出版了一批质量较高的文艺理论研究专著、文艺评论集。据不完全统计,新时代十年来,全区共出版蒙汉文文艺理论专著、文艺评论集几百部,发表文艺理论与评论文章几千篇。其数量之丰硕,无疑印证了评论队伍的壮大,同时也表明了广大文艺评论者的工作热情。而且,在此丰硕的作品中,不乏在自治区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优秀成果。此间,荣获全国文艺评论奖、全国蒙古文学“朵日纳”奖、自治区“索龙嘎”奖、“萨日纳”奖、“五个一工程”奖、内蒙古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等各级各类奖励上百项,有的作品被《新华文摘》《求是》《人民日报》等报刊刊载。这些文艺研究的前沿成果,集中反映了在草原文化学术研究的大背景下,自治区文艺理论研究与文艺评论的最新水平。
文艺评论是推动优秀作品创作的重要杠杆。新时代十年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内蒙古文联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文艺评论工作,团结凝聚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开展了一系列积极健康的文艺评论活动,极大地提升了自治区文艺评论工作水平。2012年创办了文艺理论评论刊物《草原·文艺论坛》,为文艺理论研究与文艺评论成果发表提供了园地,该刊开设的草原文学与艺术研究“艺文时评”“口述与访谈”“佳作集评”等栏目已在业界产生良好影响:推出了一批优秀成果,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继续办好全国唯一的省级蒙古文文艺理论评论刊物《金钥匙》,不断推出优秀的蒙古文文艺理论评论作品,使蒙古文文艺评论工作取得新的成效。《金钥匙》刚刚迎来创刊40年大庆,40年间光为蒙古族作家作品举办的研讨会就有200多次。新时代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就开辟了特别策划专题栏目26期,在蒙古族群众中集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在全国文艺理论评论刊物中无疑是走在前列的。还应该提到《内蒙古日报》文艺评论版,在为内蒙古各民族文艺理论评论的繁荣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内蒙古日报》文艺评论版有针对性地推出文艺评论作品,速度之快、内容之多,是一般纸质版期刊比不过的。我们内蒙古文艺理论评论界还持续对草原文学艺术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对草原画派、草原音乐、草原舞蹈、草原影视艺术以及其他门类艺术的研究与评论也出现可喜的势头。组织开展两年一度的草原文化与文学艺术论坛,编辑出版《草原文化与文学艺术论丛》六辑。通过举办全区文艺评论研修班、文研班,培训了一大批文艺评论工作者,加强了文艺评论队伍建设。连续三次组织自治区文艺评论作品参评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文化批判:深度不等于高度》《文化创意视野中的民族艺术》《“文化自觉”与民族题材美术》《关于“画派”“草原画派”及相关问题的再思考》等多部(篇)作品获奖,内蒙古文联获得优秀组织奖。自治区文联入选全国首批22个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为进一步提升评论工作水平有力地拓展了阵地,延展了平台。
民族艺术研究与评论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自治区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以来,努力抓好文学评论的同时格外注意民族艺术的研究评论。著名评论家宋生贵牵头带领专家评论家参与“草原艺术研究工程”取得了重大成就。《当代草原艺术年谱》编写工作从2012年初启动,120余人参加,历时五年,于2016年10月全套七卷本出版完毕。这七卷包括《音乐卷》《美术卷》《戏剧卷》《舞蹈卷》《电影卷》《电视卷》《理论与评论卷》,共计350余万字。2016年10月首发式之后,《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等媒体对该项目成果予以及时宣传报道,其影响面进一步扩大。
《当代草原艺术年谱》的编写与出版,是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实事,是艺术理论界的有识之士践行文化理论自觉、文化自信的有为之举。《当代草原艺术年谱》(七卷本)即是“草原艺术研究”项目“立体式”构架中的“基础资料层”的成果呈现,是实现草原艺术系统化学术研究所迈出的很重要的一步。《当代草原艺术年谱》不仅在内蒙古自治区是首部,而且在全国各个民族地区也是首创。
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自治区的艺术研究与评论,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人才还是成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不只是从本自治区纵向上看,大大超出以往,而且与其他省区横向比较,我们也是走在前面的,特别是在民族艺术研究与评论方面。
文艺评论人才数量增多、层次提升、结构优良。
十年来,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文联的领导和关怀下,文艺理论研究与评论人才数量增多、层次提升、结构优良。内蒙古自治区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以来,特别注重吸纳人才与汇聚团队,目前,协会已吸纳会员近500人,形成了一个年轻的大协会。会员中有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步入文坛的老评论家,有改革开放后倾情文艺的中年理论家与评论家,有跨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初露才华的青年才俊。有的在当代文学研究与评论中颇有建树,有的在音乐舞蹈戏剧美术视影等艺术门类的研究与评论方面有所作为。尤其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一大批文艺学、艺术学博士,硕士加入了文艺理论研究与文艺评论队伍中,成为很有潜力的有生力量。应该说,这个队伍,在过去,为文艺理论研究和文艺评论作出重要贡献,同理,在今后也必然会为推动自治区的文艺事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时期最活跃的张锦贻、巴·格日勒图、刘成、刘文斌、苏优格、李悦,年龄虽过七老八十,但精力充沛,仍活跃在新时代文坛,写作热情仍不减当年。自治区文坛影响较大的理论评论家还有宋生贵、包斯钦、哈达奇刚、高明霞、李树榕、郭培筠、张伟、耿瑞、巴·苏和、仁钦道尔吉等,他们是全区文艺理论评论战线的中坚力量。他们尊重传统而有所扬弃,追随潮流而有所择取,企图在传统与潮流之间、时代与人群之间的契合点上确立自己批评的方位。
近年来涌现的一大批文学博士硕士理论评论家,其中有满全、海日寒、乌日斯嘎拉、额尔敦哈达、萨日娜、海梅、崔荣、赵富蓉、树林、朝罗蒙、铁军、查干牧仁、亮月、乌兰巴托、元成、王妍、刘绪才、玉兰、查那、王宏伟、赛音朝克图、鄢东、唐小祥、李旺等。他们面对急遽变化的时代和中西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文化态势,因时度势,既不丢弃传统,又不薄待新潮。这一批才华横溢的文学博士硕士的加入,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大大提高了自治区文学理论批评界的力量和朝气。这是内蒙古文艺评论界一大最亮丽的景观。
让我们在党的二十大精神鼓舞下,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所指引的方向,推进新时代内蒙古文艺评论繁荣发展,续写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篇章!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