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 2025-04-14 19:50:03 阅读量:
马背上的草原之歌 ——评析长海水彩画作品艺术风格 韩亚成 内蒙古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 四月的北京春暖花开,受长海主席之邀,4月13日,专程来京参加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印象内蒙古·浩瀚的地平线——长海作品展开幕式。 走进中国美术馆的展厅,长海的作品亮丽而抢眼,尽显北疆风色,其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将草原上的蒙古马描绘的多姿百态,别俱生动,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前来观展,纷纷点评称赞。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在展览开幕式讲话中高度评价了长海的艺术造诣,他说,长海的作品可用“高华”之词来呈现,作品所展示的是艺术与大地的对话。 长海现供职于内蒙古艺术学院,是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委员,在当代中国水彩艺术的版图中,长海占有重要之位,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与深厚的情感表达,成为一位极具辨识度的艺术家。 他出生在科尔沁草原,走上从艺之路,秉持草原赋予的雄浑与灵动,在纸上构建起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马之世界。这次由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和内蒙古艺术学院牵头主办,他从首府呼和浩特,把个人的作品展搬到首都北京,在中国美术馆这个最高的艺术殿堂,举办以蒙古马为主题的长海作品展,这不仅是其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其从艺之路的一次深刻回顾与展望。 从艺术情感与主题表达上:长海对马的情感,是其作品的核心驱动力。从与他的交流中可知,他对马的酷爱已融入血液。这种情感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一匹马都仿佛是他的老友,有着独特的个性与故事。他笔下的马,形象丰富多样,浑圆的身体、粗实的躯干、上扬的弯尾,这些细节构成了马的生动形象。但长海的马,又不仅仅是形态的描绘,更是精神的寄托。 长海的作品,以马为主题,却又超越了马本身。它们是对草原生活的全方位展现,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在他的笔下,草原的广袤、天空的辽阔、牧民的生活,都与马紧密相连。这些作品,让我们看到了草原的壮美与神秘,感受到了草原人民与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内蒙古所指出的“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马是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象征,马是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代表。这些蒙古马的坚韧品格,在长海的作品中,得到了融会贯通,这不仅是草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海对绘画语言的新尝试,使其作品具有了强烈的现代感。他在画面中大胆运用抽象元素,将马的形象进行变形和夸张,以独特的视角展现马的神韵。这种创新的表达方式,不仅使他的作品在众多水彩画中脱颖而出,也为当代水彩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长海的创新并非脱离传统,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升华。他深知水彩画的特性,善于运用水与色的交融,营造出清新透明的画面效果。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传统水彩画技法的巧妙运用,如湿画法、干画法等,这些技法的运用,使得他的作品既有传统水彩画的韵味,又具有现代艺术的创新精神。
纵观长海老师的从艺风格,他的创作方向是鲜明的,始终围绕着他深爱的草原与马展开。草原,作为他生活与成长的摇篮,为他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马,在草原上,不仅仅是一种动物,更是草原文化的象征,承载着长海老师对北疆大地的深深眷恋与热爱。他的作品,是对草原生活的深情礼赞,所绘的形态各异的马,皆有草原蒙古马的特质,奔放、张力,有一种一往无前的灵动之美,是对马的精神内涵的深度挖掘。
在他的作品中,马的形象和身份不断变化,时而作为草原的守护者,时而成为自由的象征。它们或是在草原上肆意奔腾,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激情;或是安静伫立,凝视着远方,仿佛在诉说着草原的古老故事。这种对马的多面性表达,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丰富的层次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从艺术风格与语言上:长海的水彩艺术在传统与现代间寻索,具有鲜明的个性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绘画语言上,他不断探索创新,既传承了水彩画的传统技法,又融入了自己的个性表达。他的作品,色彩鲜艳而富有张力,笔触狂放而不失细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在早期的作品到近期的创作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在绘画语言上的不断演进。早期作品中,他注重对客观事物的描绘,色彩和笔触相对较为克制。随着对艺术理解的深入,他开始大胆运用色彩和笔触,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在《克什克腾的写生》系列中,他以简洁而有力的笔触,勾勒出草原的壮丽景色,色彩的运用也更加大胆奔放,展现出大自然的雄浑与壮美。而在《听风者》系列中,他则更加注重对氛围的营造,通过细腻的色彩过渡和灵动的笔触,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从艺术创作历程与成长上:回顾长海从艺至今的创作历程,可以看到他在艺术道路上的不断探索与蜕变。从最初对草原景色的简单描绘,到后来对马的精神内涵的深入挖掘,他的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早期的创作中,长海主要以写生为主,通过对草原生活的细致观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这一时期的作品,虽然技法上略显稚嫩,但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随着创作经验的积累和艺术素养的提高,他开始尝试更加复杂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在《情侣》系列和《牧马人》系列中,他将人物与马相结合,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草原人民的生活与情感世界。
随着对艺术追求的不断深入,长海开始更加注重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在《野马》系列和《兄弟》系列中,他以更加抽象的手法,表达了对自由、生命和友谊的赞美。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表现上更加成熟,也在思想深度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长海的成长,离不开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他深入草原,与牧民们生活在一起,亲身感受草原的气息和马的魅力。这种生活体验,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同时,他也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优秀的艺术作品,吸收各种艺术流派的精华,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
从艺术价值与影响上:这次长海作品展是当代水彩艺术的独特坐标,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在艺术价值方面,他的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精神内涵,丰富了当代中国水彩艺术的表现形式。他对马的独特诠释,为水彩画的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题材,推动了水彩艺术在主题和表现手法上的创新。
他的作品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众多艺术家学习和借鉴的对象。许多年轻艺术家受到他的启发,开始关注草原文化和马的题材,为当代水彩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他的作品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喜爱,通过展览和出版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了水彩艺术,提高了公众对艺术的欣赏水平。
在文化传承方面,长海的作品承载着草原文化的深厚底蕴,成为传承和弘扬草原文化的重要载体。他通过艺术的形式,将草原的美丽与神秘展现给世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草原文化。同时,他作品中所体现的“蒙古马精神”内涵,也激励着人们在生活中勇往直前,追求奋斗的梦想。
长海老师的作品展,是一次艺术的盛宴,是他对草原、对马、对艺术的深情告白。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刻的情感表达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在当代中国水彩艺术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他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将继续前行与求索,其艺术创作,如同一首悠扬的草原之歌,涤荡人们的心灵,把更加美好的精神世界带给观者。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