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呼和浩特市文联 2022-07-07 16:47:21 阅读量:
乡村振兴图
夏日,正是风和日丽时,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的多名作家齐聚清水河县五良太乡青豆沟村,一起走进乡村看振兴。
自治区级民族团结示范村青豆沟,醒目的村牌屹立于村广场中央,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苍穹如蓝,碧若一汪海水;村路硬化入户,平坦整洁;古香古色的石窑洞、紫气生辉的砖瓦房,或桔黄作衫,或银灰为裙,相间平铺;高门楼、大宅院,错落有序,整洁别致;房前屋后,绿树掩映,红花点缀;田园滴翠,芳香扑鼻……顿觉神清气爽。
“五良太”,汉意即有杨树的地方,青豆沟自古是兵马营盘、战略要地,“康堡古城”为证,那里器皿陶片依稀可见。相传,这里起先是蒙族屯田扎根,并雇用汉族弟兄帮工,渐渐蒙汉聚居,睦邻友好,互帮互助,相互通婚,这块儿风水宝地很快发展成为民族团结的示范村。
青豆沟村委会坐落在康堡村,是一座集党员活动室、党群活动室、医疗卫生室、农牧防疫站、便民超市、电子商务、青村驿站、惠民浴室、便民食堂、办公室、宿舍等设施配套齐全的二层办公楼。村民年年可享受就近义诊,天天可免费洗浴,食堂可供十桌八桌的小型事宴,且无偿使用。青豆沟村委会,就是一个敞开大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群服务中心。
青豆沟村现已形成了规模空前的种养加工一条龙良性循环发展的绿色产业链。
责任田里,滴灌、圈儿灌、喷灌全覆盖,旱涝保丰收;施的肥是村里几家大型养殖场的牛羊粪,收获的粮食绝对纯绿色。主要作物为高产玉米、甜玉米。村民的高产玉米连同秸秆,足不出户就被本村的牛羊养殖场高价订购;每到成熟季,整车整车硕大的甜玉米棒子,经蒙清公司车间一个循环,便成了全国各大市场的抢手货。
总占地面积近200亩的阳光玫瑰葡萄种植产业基地的大棚里,绿宝石般的串串葡萄挂满藤条,树架真令人担忧力不从心,这是从国外引进的世界级顶尖品种,从开花到果实成熟为170天周期,订货商络绎不绝,市场紧俏,价格不菲。大棚里的工人,满脸笑容,自豪地炫耀他们的工作,赛如在银行的取款机上提款。
放眼望不到边的蒙瑞丰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大棚里,饲养着数以几千计的湖羊、萨福克、杜波等品牌种羊。不绝于耳的咩咩声,仿佛奏着悦耳的奋进曲。一只只羊妈妈,间或舔舐护卫着自己的双胞胎心肝;间或亲昵地喂食着三四胞宝贝。蒙瑞丰专业合作社以“带动县域经济,富甲一方百姓”为宗旨,一年四季源源不断为全县各乡镇优惠输送优质种羊。
青豆沟村现有大型养牛专业户7户,养殖场的老板们毫不避讳地自豪地说:我们每年进门的票子是以袋子为单位。其中,赛科星奶牛育种地是国家乳业创新中心奶牛核心育种场与国家胚胎工程中心项目地,这里的种公牛,清一色雄霸世界级名次。青豆沟这棵梧桐树,招来了金凤凰入驻。该项目尚在兴建发展阶段,明天必将是地方税收的巨大支柱。
青豆沟光大小鱼塘就建有7个,养鱼大户们盛情邀请作家去自己的鱼塘钓鱼修心养身。有问及鱼价者,养鱼户爽朗地大笑:你们不用买,全部赠送,这点鱼,和我的收入相比,不足九牛一毛!
青豆沟的产业链,不仅富甲了一方百姓,而且创造了不可计数的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在这里打上一年工,每人轻而易举挣个五、六万。
幸福院居住的全都是青豆沟村委会所属各个自然村移居的留守老人,花前亭下,老人们下棋、打扑克、编纸牌、听评书……安度晚年,好不悠闲自乐!
一辆集装箱货车正在幸福院前卖货,老人们呼啦围上去,看这个买那个,兴趣盎然,有人问车主,磨车耗油的往乡村跑,能挣上钱不?货主口罩一摘,说自己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早上搭配上满满一车食品、日用品……专拣乡村跑,每每进村,不等停稳,老人们就蜂拥着围上来,掏出来的全都是百元红票票,可舍得花钱买东西呢。新时代的乡村是一个出货快的大市场。他几乎一天往乡下跑一趟,尤其是青豆沟经常来。
青豆沟的留守村民也好,返乡创业者也罢,脸上无不洋溢着实实在在的收获感、幸福感!
清水河县五良太乡青豆沟村——多么美轮美奂的一幅乡村振兴锦绣图!
【作者简介】
张胜功,清水河县中学高级教师,笔名霜叶,创作了长篇小说《庄户人》,中篇小说《丁字楼》,短篇小说《苦果》《王老憨回乡记》《初心永恒》等,散文、报告文学、诗词散见于报刊、杂志、网络平台。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