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呼和浩特市文联 2022-05-21 14:58:06 阅读量:
夏季渐渐来临,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因受各地疫情形势的影响,人们不再向往着诗和远方,而是严格按照要求,不聚集,不扎堆,原则上非必要不到其他地方旅行。连日的居家闲坐颇觉无聊,妻子突发奇想,欲到乡下野外去挖苦菜。经不住撺掇,于是乎开始了一段说走就走的乡间野游。何事苍苔数点红,晓来花片落春风。沿着曲折而平坦的乡村大道一路前行,一夜的风雨过后,两旁的树木绿如新玉浓淡相宜。眼下正是暮春初夏之交,往日的花海已是绿肥红瘦,只是偶尔有几株迟开的花树还在丽日清风中摇曳,但树下不免有些许的坠萼残英聚散飘零。远处的旷野里早已春播结束,成行的或白色或黑色的地膜覆盖垄沟,从脚下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地头。当然这些地里是没有苦菜可挖的,即便是有些还未耕种的田地里,也是缺草少绿,苦菜更是无踪可寻。据当地老农介绍,过去这里的苦菜到处都是,后来施用除草剂之类的农药,地里几乎寸草不生,更别说苦菜了。倒是在一些田埂地畔坡梁山峁之处,却是零星地点缀着三朵两朵的苦菜苗,它们新叶细长,像一片片羽毛紧贴着坚硬的地面,混杂在枯蓬野草中,须凝眸俯视才见。撅叾猱搔的搜寻,磕头马趴的挖掘,揪出带着白嫩寸段“根须”的苦菜,抖去泥土,根子断头的乳汁粘在手指上,散发着春天独特的鲜味。经过多半日的忙碌,虽说仅仅收获了一小塑料食品袋的苦菜,但也总算是不虚此行了。晚饭后,与妻子在客厅摘拣着那一团乱麻似的苦菜,我发现这些苦菜里竟然全是苦苣菜,而不见那种甜苣菜。询问缘由时,妻子取笑我说“真是个文盲”,并解释说那种甜苣还没有长出来,得等到夏天才会有。哦,我嘴里应和着,手里摘拣着,而思绪则早已回到了从前挑苦菜时的那段苦乐年华中。小时候,大约还在上小学,当时尚属大集体时代,乡里人家几乎家家都要喂一口猪,但因为那时生活苦寒,一年到头,人都没有足够的口粮,更别说用来喂猪了。所以,整个夏秋季节,苦菜便成了猪的主食。也正因如此,我们这些半大小子,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后,将书包一丢,照例遵照父母之命,相约三两玩伴,臂挽箩筐,手拿铁铲,一起奔向村边河对岸的坡梁地去挑苦菜。这也成了我们一天的最后一课,就像现在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活动。如果偶遇前日春雨过后,你就会发现在庄稼刚刚出苗的田垄间,一片一片的苦菜荡起绿色的涟漪,那嫩绿嫩绿的清灰色锯齿叶,令每个眷恋苦菜的人神醉痴迷,眼巴巴地将它寻觅。然后,大家便分散开来蹲下身去,右手持铲松土,左手拔菜入筐……待到日落西山时分,小伙伴们各自手挎沉甸甸的菜筐满载而归,趟过小河时,还不忘将和着泥土的苦菜用清凉的河水淘洗干净,这样洗过的苦菜水灵灵脆生生,回去就可以把它直接倒入猪食槽里,成为二师兄的美味晚餐。
那时候的人一般情况下是不吃这种苦苣的,毕竟味道太苦,只有那种绿中带红小巧玲珑的甜苣才会更受人们的喜爱,虽然甜苣也会稍带一点苦味,可这种苦味却并不特别浓厚。采摘回来的甜苣菜,其吃法很简单,洗摘干净后,在开水里焯一下,切成寸段与煮熟的土豆丝凉拌,就是非常可口的农家小菜。清苦的苦菜只要不抽苔,可以从春末一直吃到立秋。记得那些时日里,每到家里吃苦菜饭时,我总是出于本能地拒食,父亲便总是讲起过去灾荒年月他们那辈人吃树皮、吃榆钱、吃草籽果腹度难的情景,而当时的我也总是不以为然。直到后来年岁渐长,也历经了生活的苦难困顿,才有所感悟,苦菜对衣食无忧者而言,它属野花闲草,也许只是生活的点缀品。但当人们生活遭遇困厄时,用它果腹充饥,苦菜就成了穷苦人家生存的稻梁,连那些姹紫嫣红的芳菲桃李、千娇百媚的芍药牡丹,在物质极度匮乏时也变得黯然失色毫无价值。难怪晚清名臣张之洞有诗叹曰: “上山采苦菜,青青不盈筐。暮春茁寸玉,食之生清凉。菲薄野人味,岂荐鼎俎旁。自殊春荠甘,敢望秋藿香。贵人魇刍豢,肠腐亦当防。为君已内热,恐君不能尝。” 今此看来,实乃真言耳! 多少年来,曾经天真的以为,只要是有苦味的野菜,都称之为苦菜。现经查证,苦菜,春夏间开花。茎空,叶呈锯形,有白汁。茎叶嫩时均可食,略带苦味,故名。《礼记·月令》:“孟夏之月王瓜生,苦菜秀。”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苦菜,即苦荬也。家栽者呼为苦苣,实一物也。” 苦菜,从古至今生长在田间陇畔、沟渠路边,无须人们为它施肥培土,任其自生自灭,也许在达官显贵眼中尚属野性未驯、低微卑贱之物,难以登堂入室。而时到今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逐年丰富,追求生活的高质量渐成了城镇居民的迫切需求,苦菜摇身一变,竟然成为了调剂生活、亲近自然的奢侈品,而且身价陡涨。每日清晨的早市上,就有不少农村老大妈摆摊出售自己采挖的苦菜,每斤要价高达三四十元。当然,吃苦菜,不只是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恐怕更重要的是看重苦菜本身所具有的药用保健价值。据资料记载,苦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无毛、性寒、味苦,苦苣菜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破瘀排脓、祛湿降压等功效,这些都引得无数人士对其趋之若鹜,不惜自讨“苦”吃。甘作人间饥苦食,正是芳华守家园。人都说苦菜苦,但是贫穷和苦难让人感觉更苦。回想起我的父辈乃至祖辈世世代代生活在故土家园,多么像那一株株的苦菜贴伏在贫瘠的土地上,不择地形,随遇而安,坚韧顽强,以他们柔弱的身躯,用他们的勤劳智慧,去争取在这个世界中生存的权利,直到零落成泥,也要把根系深藏地下,守护着一方水土。回顾起自己孩提时代的苦中作乐,少年初成时的苦读寒窗,青春勃发时的苦心孤诣,人到中年后的苦尽甘来……突然间觉得过去那些吃过的苦受过的罪都不再那么凄凉无尽,反而愈加值得回味、感恩和珍惜,谁又能不说“人间有味是清苦”! 金钱满地空心草,紫绮漫郊苦菜花。初夏时节,郊外乡野随处可见的苦菜,那一丛丛翠绿色的苦菜,绿的叶,黄的花,点缀了原野,也点缀了夏日的诗情。花开之际,无数的舌状花被当中宽两头窄的总苞紧紧包裹着,如同一个陀螺上顶着一簇黄絮,开出艳黄色的花朵。花开无多时即结果,无数果实带着长长的白色冠毛,柔柔地纠缠在一起,那一簇簇黄絮顿时化作一团白球。随着绿色总苞渐枯,那个白球在风中也化成了朵朵白絮,四处飘散,又去落地生根了。这让我回想起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曾经看过一部名为《苦菜花》的电影,影片描述了抗战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血与火的洗礼逐渐觉醒并走向革命的进程,生动展示了一位伟大母亲的崇高情操。我仿佛还记得电影片头画面就是一株金黄色的苦菜花正徐徐绽放,不屈不挠;我仿佛还记得影片中那首久唱不衰的歌曲——“苦菜花开香又香,朵朵鲜花映太阳,受苦人拿枪闹革命,永远跟着共产党……”
【作者简介】
王利君,和林格尔县一中初中部政治教师,县作协副主席。业余喜欢涂鸦,有多篇散文、杂文在县、市级报纸发表及收入部分书籍内。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