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时间:2024-11-08 15:56:27 阅读量:
舞剧《骑兵》
刚刚结束2024年巡演
演员们仍在打磨完善剧目
为下一阶段的29场演出做准备
从最初的构思
到如今134场巡演
舞剧《骑兵》
走过全国26个大中城市
10万多名观众走进剧场观看
▲舞剧《骑兵》剧照
舞剧《骑兵》2019年首演至今,全国圈粉无数。面对雷鸣般的掌声、芬芳四溢的鲜花和如潮的好评,《骑兵》总导演何燕敏心里装满欣慰。作为此剧的总导演,何燕敏灵魂深处的英雄情结和骑兵情结在这一刻得以释放。
国家一级导演 何燕敏将自己比作“手艺人”,始终把诚恳创作作为成就高质量文艺作品的核心,用一部部文艺精品打动人心。
▲舞剧《骑兵》剧照
作为中国舞台上首部以骑兵为题材的原创舞剧,该剧讲述了蒙古族青年朝鲁在历史关头,将个人选择与民族选择紧密相连,坚定地选择跟定共产党,加入内蒙古人民骑兵队伍,为全中国的解放而战斗的故事。在战场上,朝鲁选择不怕牺牲,奋勇杀敌;在新中国成立后,他选择放下属于他的荣耀,忠诚于内心对和平愿景的向往而回到家乡。 ▲舞剧《骑兵》剧照 舞剧《骑兵》的创作对何燕敏而言,与之前的创作有非常大的不同,以往作品大多都会因为某种生活、某个环境、某一情感的瞬间激发,而骑兵是她多年来心里一直放不下的创作愿望。 何燕敏父亲和她从小生活的内蒙古军区大院里的长辈们,大多都是经历过伟大解放战争的骑兵战士,至今何燕敏对他们讲过的故事和他们持有的骑兵性格记忆犹新。如今他们大多已过世,现在的也都90岁有余,何燕敏每次回到军区大院,都会看到带着残酷战争中留下身体疾病的老骑兵,她的内心都会被撞击出迫切创作的冲动。 《骑兵》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情感,更是大家的集体记忆和内心丰碑,我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把它搬上舞台,让观众了解这段历史,记住这群英雄。我觉得它就像一颗种子,就种在心里。从小我对骑兵的故事和这种情感是特别深的。
▲何燕敏和舞剧《骑兵》演员
从1999年《当兵的爸爸》、2004年《我的父亲》、2009年《远去的骑兵》,再到2017年推出的原创舞剧《骑兵》,每隔几年,何燕敏就会推出骑兵题材的不同作品。
《骑兵》演出五年,边演边改、常演常新,陆续将“荷花奖”、文华大奖、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各类大奖收入囊中,实现舞剧圈奖项的“大满贯”。何燕敏坚持诚恳创作,也得到了观众的共情、共鸣。
▲何燕敏和舞剧《骑兵》演员
从历史到现实,从舞剧到杂技剧,2022年, 何燕敏跨界执导杂技剧《我们的美好生活》。每周她都要和演员打磨细节,将每一幕的杂技节目和剧情紧密结合,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讲述乡村振兴故事。
▲杂技剧《我们的美好生活》剧照
随着轻快的音乐响起,演员们以精湛的演技和生动的表演,将魔术、戏剧、音乐、舞蹈与杂技表演融为一体,绘就了一幅新时代内蒙古人民建设美丽家园的美好生活图景,讲述了一个新时代内蒙古人民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打破传统思维,招才引“智”建设幸福生活的故事。 我们把乡村振兴、社会发展所有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旧这种思想观念的矛盾微观到一个家庭当中,这样观众会从剧里、从矛盾中找到每个人的影子。
▲杂技剧《我们的美好生活》剧照
深入基层采风取材,内蒙古的优美和淳朴给了何燕敏无限的灵感与想象。不以创作数量为追求,而将高质量创作视为理想, 何燕敏创作的《顶碗舞》《漠柳》《盛装舞》分别斩获全国舞蹈比赛一等奖、“孔雀奖”金奖、“荷花奖”金奖,成为向世界展示内蒙古的一张名片,歌舞诗剧《呼伦贝尔大雪原》拿下中国舞剧的最高奖“文华奖”优秀剧目奖。
靠我们特别诚恳的创作,把艺术梦想用各种方式呈现出来,并让大家都能感受到。我们要付出所有努力做好艺术创作。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