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草原》杂志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1-06-18 20:14:01 阅读量: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用文学作品激励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草原》杂志今年初即向海内外的作家、文学爱好者征稿,本平台今起特辟“致敬百年”专栏,推送征文中的优秀来稿,并邀请内蒙古知名主持人、主播、朗诵艺术家朗诵。
共产党人
(组诗节选)
作者:谢克强
朗诵:唐建鑫、单忠啸、尹杰、喜洋洋、辛伟帅
李大钊
仿佛一棵苍劲的青松,傲然挺立。
你挺立在绞刑架前,抬眼望了一眼风雨肆虐的低垂的天空,望了一眼凄风苦雨中沉重的大地,然后轻轻抖了抖灰布棉袍和青布马褂,仿佛要抖落人间的灰尘,
这才大义凛然,昂首阔步走向绞型架……
历史记住了这个日子:1927年4月6日。
但时间更不会忘记,当圣彼得堡涅瓦河上阿芙乐尔的炮声,惊醒了你案头的那支毛笔,你便放飞你的思想之鹰,呼叫着《布尔什维主义胜利》;然后又在《新青年》这块新开垦的土地上,播下第一颗共产主义的火种,好点燃中国荒原上遍野丛生的野草,燃起燎原烽火,你便穿过烽火,
瞻望环球遍插赤旗!
此刻,绞刑架上的绞索,在你坚定沉着的脚步声里颤栗。
你走上前去,将你带血的头颅撞了过去,就仿佛一颗带磷的火柴头,擦亮光明,
烛照着暗夜沉沉的中国……
瞿秋白
走出囚室,你拖着孱弱的躯体,一步一步走着……
实在走得太累,你停了下来,然后安详地坐了下来,挺胸昂首,对持枪的敌人说:就这里吧,此地很好!
你的坚毅与从容,令敌人持枪的手颤抖着、令远近的山川河流颤抖着……
天空低垂着。
是的,你走得实在太累。
从拜会鲁迅到握手孙中山,从《赤都心史》到《俄乡记程》,从汉口“八七会议”受命于白色恐怖之中发出武装斗争的吼声到江西苏区主持教育工作,从瑞金到长汀——你仰视那远去的日子,眼前旷阔的寂静竟都溢满了雷火,犹如地底奔突的岩浆,在你胸中奔涌……
动手吧,刽子手们!你知道,你将与这神圣的土地同在,与这土地上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同在。
罪恶的枪声响了。
你似乎听到了你身体深处的声音,以及这声音对你的呼喊,因为这送行的枪声,在你听来,如同是你翻译的《国际歌》中的一个音符,
召唤你走进《国际歌》里……
刘胡兰
这就是那把铡刀吗?
这就是你喑熟的铡着秸棵麦杆的那把铡刀吗?
这就是你从容镇定大义凛然走向敌人野蛮凶残架起的那把铡刀吗?
如今,岁月风雨的剥蚀,使铡刀斑驳锈蚀,而你少女的名字,依然芬芳、鲜亮,光彩夺目。
十五岁。
十五岁的少女正是花的季节,如花似朵的季节该有多少憧憬与梦呵!当你刚刚走进花季,还来不及放飞少女的天真,你义无反顾地站了起来,在一面镰刀斧头的旗帜下,把本不该由一个少女承担的责任担在肩上……
只因国家与民族的苦难太沉太重。
时间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云周西村也不会忘记那惨烈的一幕——
怕死不当共产党员!
面对敌人歇斯底里的嚎叫,你踏着前面几位同志的血走上前去,大声怒斥敌人的野蛮与无耻,然后微笑着走向狰狞的铡刀,坦然而归……
面对 一个少女血红的信念,凶残的刽子手们罪恶的手也惊吓得颤抖。
而你血红的信念,从屠刀下汩汩流淌,流成一面猎猎作响的旗帜: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雷 锋
那年,我在一个诗人的一首长诗里认识了你。
不是么,当我走进《雷锋之歌》,走进《雷锋之歌》长长的诗行,我看见一个身高一百五十四厘米、年仅二十二岁的士兵。但是,在你军衣的五个钮扣后面却有七大洲的风烟、亿万人的斗争……
从望城岗那座冰冷的破窖里走来,你扬起三条刀伤的手臂,擦干苦涩的泪水,笑迎人民共和国和熙的春风;当你洗净团山湖农场的泥脚,走进鞍山建设工地,推土机轰响的马达,禁不住压低嗓门与你一起,将一支山歌唱给母亲听;最是你将火、旗帜、指南针,以及浇洒公社受灾禾苗的汗滴、护送大娘赶路的脚印、与红领巾一起欢度节日的笑声契入你的日记,使你日记质朴的文字如诗如歌,在亿万心中山回水应……
二十二岁。
是谁说,一朵不该凋谢的花凋谢了。不呵,我说是一颗生命的种子落地了。这颗苦水里浸泡、阳光下催生的种子,一经另一个诗人挥动时代的巨臂,挽来春风——向雷锋同志学习!
你这颗精神的种子,便在神州处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王进喜
浑身上下充溢着中国工人骄傲的狂喜与深刻的疑虑。
你站在荒原深处,望着苍茫的远方,望着苍茫的远方因失血而显得有些苍白孱弱的城市,真恨不得握紧拳头猛地砸出一口油井……
但你知道:莽莽荒原不经开垦长不出绿色的希望,身后的脚印不经披荆斩棘踩不出前进的坦途,只有智慧和汗水才能使荒原不老!
于是,你将沸腾的血与劲鼓鼓的力凝成诗,从滚烫的胸口吼出——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如战鼓声声,似春雷阵阵,你惊天地泣鬼神的吼声激荡在天地之间,惊醒了沉睡的松辽平原、啸集傲啸荒原的苍鹰、爆响烧荒的篝火……
饮尽漫天风雪。
就在你壮美的吼声中,你和你的工友们,骤将六亿人民的期冀化作凝重的力压向钻杆,勇猛地向地球开钻!
顷刻间,茫茫荒原有了第一口油井,而从第一口油井喷吐出的如柱的黑色的血液,一直从黑夜喷呀、吐呀喷吐到黎明……
从此,中国的面颊渐渐有了朗润的颜色……
诗作者:谢克强
谢克强,1947年生,湖北黄冈县人。当代诗人。有诗入选《中国百年新诗选》《中国新诗百年志》《中国散文诗百年经典》等300余部诗选;著有诗集《孤旅》《艺术之光》《三峡交响曲》《湖北作家文库·谢克强卷》及散文诗集《断章》《远山近水》《母亲河》等16部作品及《谢克强文集》8卷。
诵读者:喜洋洋
喜洋洋,本名杨世斌,高校教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时代阳光内蒙古阅读会会长,和兑之吉呼和浩特教师学院资深顾问导师。
诵读者:尹杰
尹杰,全民悦读内蒙古阅读会秘书长。多次策划各类大型晚会并担任主持、朗诵。参演大型交响诗画《我愿以身许国》,参与百余部纪录片的解说配音。
诵读者:
唐建鑫,朗诵发烧友,曾在多个朗诵大赛上获奖。
诵读者:
单忠啸,朗诵发烧友,曾在多个朗诵大赛上获奖。
诵读者:
辛伟帅,内蒙古能源发电公司职工。朗诵爱好者,获第五届“夏青杯”大赛优秀奖。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