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动态

大型油画《草原110》是这样炼成的……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时间:2022-06-25 11:18:53   阅读量:

       去年7月,由内蒙古画家杨伶武创作的油画作品《草原110》在全国各地500多幅作品中经过层层筛选,荣获“永远跟党走——红色百年内蒙古油画、雕塑作品优秀奖”,并被内蒙古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wgx内蒙古文联网

       今年的初夏,记者来到杨伶武位于呼和浩特市铁二中的工作室,与其共同走进《草原110》的深处……wgx内蒙古文联网

大型油画《草原110》是这样炼成的…… 第1张wgx内蒙古文联网

       油画《草原110》 。作者杨伶武wgx内蒙古文联网

温暖边疆的“草原110”wgx内蒙古文联网

       积雪覆盖着茫茫草原,厚厚的云层之下,几名公安干警与牧民望向远方……浅看《草原110》这幅作品,长4米,高2.4米的画布上,人物、警车、骏马、牧羊犬,各元素相得益彰。画面中央两根高耸的套马杆,打破了横向的画面结构,让整体构图更加自然。wgx内蒙古文联网

       仔细端详,从警车轮胎覆盖的积雪,再到马匹身上的特殊光泽,再到画面人物的表情与动作,无一不惟妙惟肖,让人仿佛置身于冬日内蒙古草原的凛冽寒风中。wgx内蒙古文联网

     《草原110》取材自四子王旗白音敖包边境派出所民警的工作场景,采用现实主义的的表达手法,真实客观反映内蒙古公安民警在大草原特定环境下的工作状态。作品采用大构图大场景,将马匹、人物等元素并列放置,让画面信息更加丰富,也给观者以视觉冲击力。“仰视构图可以更好地突出公安干警和草原牧民联防队的形象,突出人物,突出主题。”画面整体色彩明亮,用雪地和蓝天衬托出人物。“背景整体采用冷色调,体现了季节,也反映出环境的艰苦。人物的色彩则突出厚重的特点,务求反映现场的真实。”wgx内蒙古文联网

     “草原110”是内蒙古首创的特色警务模式。长期以来,内蒙古边境地区交通不便。1998年,为方便牧民和过往路人报警求助,内蒙古在全区设立“草原110”报警点,覆盖附近牧民。久而久之,“草原110”这几个字已经成为内蒙古无数奔波于草原牧区民警的代名词,也在各族牧民心中有了特殊的含义。如今,“草原110”已经发展为集综治、应急、公共服务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立体化边境治安防控体系。wgx内蒙古文联网

       谈到对这个主题的选择,杨伶武说,以其多年对草原民警了解与理解,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公安干警,是草原安宁守护者,也是民族团结的捍卫者,还是各族农牧民的勤务员,具有复合型定位与人物色彩。他们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是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与动力。wgx内蒙古文联网

那草原上凛冽的寒风,就是大自然赠给画者最好的作品wgx内蒙古文联网

       杨伶武说,“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是我个人艺术道路上新的突破,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专业能力的机会。”wgx内蒙古文联网

       他印象最深的是去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白音敖包苏木采风的过程。驱车300余公里,杨伶武从呼和浩特赶到白音敖包苏木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在整个苏木唯一一家饭馆草草吃了晚饭。晚上,当地唯一的旅店没有开门,杨伶武和同学只得住在饭馆老板堆放草料的仓库中。第二天凌晨四点多,严寒彻骨,杨伶武已投入到采风过程中。wgx内蒙古文联网

      “在草原上采风,车辆故障,道路受阻,气候恶劣,各种事情都可能会发生,自然也会面临着危险。”但杨伶武还是坚持深入牧区去实地了解:有的民警冬天冒着暴风雪出警,几十公里的路程就走了整整一夜;有的民警能详细记住辖区内每个牧民的名字和家里的牲畜数量;有的民警在牧区巡逻时遇到野狼,靠着汽车的鸣笛才把野兽驱散……wgx内蒙古文联网

      “内蒙古的牧区地广人稀,这些牧区警察的辖区面积往往极大,在维持社会稳定的过程中,警察和牧民密切配合,情感极为纯真融洽。”杨伶武说,“草原警察从事的虽然是平凡的工作,但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敬业负责精神的确令人感动,也极不容易。他说“自己在创作时,那种感动时常充满心胸,令人情绪激昂,欲罢不能。他感慨地告诉记者,那草原上凛冽的寒风,就是大自然赠给画者最好的作品。wgx内蒙古文联网

让绿色草原上的故事广为流传、传至久远wgx内蒙古文联网

       如何把民警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敬业精神更好地体现在作品中?杨伶武说,“大型油画的创作过程是漫长的,画面结构、人物都经历了多次改动。”他说,比如民警的帽子,一开始是放下来的,体现冬天的寒冷,但放下来以后,发现帽子不如卷上去人物显得精神,于是又把帽子又卷上去;牧民毕力格的脸,体现在画中,只有核桃大小,但杨伶武精益求精,反复修改,足足画了两天。“马的方向、人物的位置、警车的角度,都是经过了多次调整。后续又加入了牧羊犬等元素,配合色彩与各要素的分布,就是为了让画面结构更加协调稳固。”wgx内蒙古文联网

       创作的过程是枯燥煎熬的。在工作室,他经常忘记了时间,大年三十晚上依然坚守在工作室中。“有时候遇到瓶颈,特别痛苦。反复修改,好几天画的东西还要刮掉重画,那种感觉十分煎熬。但是大部分时间是快乐的,颜色特别满意,人物形象很鲜活的时候,也有一种极度的喜悦。这个创作过程就是痛并快乐着。”杨伶武笑道。wgx内蒙古文联网

      功夫不负有心人。《草原110》完成后,受到了包括评审专家在内的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在这幅作品创作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我也正在把这些经验运用到新的画作中去。”wgx内蒙古文联网

       现年58岁的杨伶武,已从教30余年,但还在在坚持创作并不断探索。其早期作品大多数表现的是内蒙古大地的风景风情,作品呈现出厚重、朴实、稳重的特征。近年来,他开始着重在作品里展现祖国北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场景。wgx内蒙古文联网

       谈到未来,杨伶武说,艺术无止境。我希望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以更自然的笔法更多地体现出内蒙古的人文特点,能更深层次展现出时代的主题,让绿色草原上的故事广为流传、传至久远……wgx内蒙古文联网

延伸阅读wgx内蒙古文联网

大型油画《草原110》是这样炼成的…… 第2张wgx内蒙古文联网

       杨伶武在创作中。记者翟钦奇摄wgx内蒙古文联网

       杨伶武,1964年出生于内蒙古集宁市,1989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获硕士研究生学位。现为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草原油画院院士,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呼和浩特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wgx内蒙古文联网

分享到 65.1K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

ICP备案号:蒙ICP备2021003352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