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艺术剧院 时间:2025-10-04 13:18:21 阅读量:
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组织选送,内蒙古艺术剧院出品的原创歌剧《江格尔》入围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终评提名,同时受邀参加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将于10月14日至15日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演出。
《江格尔》宣传海报
歌剧《江格尔》是内蒙古艺术剧院制作的首部歌剧作品,由克明编剧、色·恩克巴雅尔作曲、陈蔚担任总导演,剧院合唱团、交响乐团、歌舞团、蒙古剧艺术团、民族曲艺团、民族乐团、现代艺术团7个艺术团共同演绎。该剧自2023年12月25日在呼和浩特市首演以来,至今已演出20余场。
当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的旋律伴着长调的悠扬与呼麦的苍劲在剧场响起,当“本巴国”的英雄群像在舞台上鲜活绽放,原创歌剧《江格尔》以全新的艺术形态,为民族史诗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写下了生动注脚。
当我们走进歌剧《江格尔》,又该如何走进史诗?
主题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英雄叙事
歌剧《江格尔》以中国三大史诗之一《江格尔》为创作蓝本,讲述了江格尔在众人的呵护下成长,带领民众齐心协力战胜侵犯之敌蟒古斯,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担当,誓死捍卫美好家园的故事。
英雄的成长源于人民的哺育:剧中,江格尔并非天生的孤胆英雄,他的成长离不开赞丹格日勒与部落民众的细心呵护与启迪,身后万千民众的支持是他的力量源泉。
《江格尔》宣传图
捍卫美好家园依靠集体力量:面对强敌蟒古斯的侵犯,并非江格尔一人单打独斗,是十二勇士以及本巴全体民众团结奋斗的结果,生动诠释了美好家园是无数普通人的双手铸就,人民的力量无坚不摧。
《江格尔》宣传图
众生呼唤源自精神信仰汇聚:剧中,是本巴百姓为江格尔复活祈福,感天动地,人民的信念与意志,能够创造奇迹推动历史前行。
主创团队:
大咖云集,解码史诗的精神内核
本剧汇集了国内顶尖的主创团队,他们以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国际化的视野,共同致力于将古老史诗转化为符合当代审美的高品质歌剧。
中国著名导演、表演教育家,擅长驾驭宏大题材,并将民族元素与歌剧艺术完美融合。作为当代中国歌剧与音乐剧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导演,多年来致力于拓展中国原创歌剧与音乐剧的题材内容与表现形式,成就显著。其作品曾连续六次在中国艺术节获奖,三度荣获文华大奖,多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及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个人屡获文华导演奖、中国歌剧节优秀导演奖、国家艺术院团展演优秀导演奖及最佳指导教师奖等重要奖项。
代表作有:歌剧《红河谷》《天地神农》《楚庄王》《江格尔》《叶普盖尼·奥涅金》中文版等;音乐剧《五姑娘》《冰山上的来客》、大型音乐剧《血色湘江》;楚剧《三月茶香》《万里茶道》等。
她为中国音乐学院执导的多部歌剧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如《中国歌剧之魂》《原野》《再别康桥》《小二黑结婚》等。
在歌剧《江格尔》创作提升中,导演陈蔚提出“小改大变样”的二度创作理念,以凸显主题精神,将主要人物塑造得更为丰满。
一级作词,内蒙古音乐文学学会主席,内蒙古自治区文史馆馆员,是自治区文化艺术突出贡献金质奖章获得者。创作《心之恋》《金色胡杨》《苏赫与白马》《孛儿帖》等8部音乐剧;编剧《天鹅》《公主·图兰朵》《江格尔》3部歌剧;编剧长篇电视连续剧《忽必烈》;歌曲《呼伦贝尔大草原》《往日时光》《草原在哪里》《锡林郭勒草原》《努丽格尔玛》《神圣阿拉善》《绿皮火车》等700余首。克明有着扎实的文学功底与较高的音乐素养,对蒙古族历史、民俗、语言理解精深,将史诗《江格尔》的197个故事,归纳提炼出了剧目叙事主线。
原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第七届、第八届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主席,内蒙古艺术剧院一级作曲。多年来,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前后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自治区歌曲创作突出贡献奖。
色·恩克巴雅尔在四十余年的音乐生涯中,创作了三百余首歌曲,以及歌剧、交响乐、民族管弦乐、合唱、电影和电视剧音乐、音乐剧、歌舞和呼麦等多种体裁的作品,屡获国际、国家及自治区级奖项。
他的合唱作品代表了蒙古族专业音乐的巅峰成就,并将亚洲合唱艺术推向新的高度,堪称中国当代合唱创作的最高水准,他也因此被载入世界音乐名人录。其合唱代表作包括《八骏赞》《欢乐的那达慕》《戈壁蜃潮》《蒙古靴》《驼铃》《孤独的驼羔》《大地之声》《卫拉特舞韵》等。
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泉城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及常任指挥、北京爱乐合唱团团长兼艺术总监。
曾与国内外众多交响乐团进行合作演出,1998年2月指挥原创歌剧《舍楞将军》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及文化部“文华”特别奖。
杨力在合唱领域获得业界高度认可,所指挥的北京爱乐合唱团在不同国际比赛中共获得三十六项大奖。他本人于2006年获得“釜山第二届国际合唱比赛”最佳指挥奖;2011年获俄罗斯“圣彼得堡第七届尤•法力克国际合唱比赛”最佳指挥奖;2015年获意大利“第54届赛格齐国际合唱比赛”最佳指挥奖;2022年2月4日率领北京爱乐合唱团在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成功演绎了主题歌《雪花》,引起轰动。
杨力在教学与艺术实践的同时还专注于学术研究,2016年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他的专著《现代指挥技法教程》。
内蒙古音乐家协会理事、内蒙古文联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指挥学会会员。内蒙古艺术剧院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江苏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曾任四川爱乐乐团首席指挥;曾任深圳交响乐团助理指挥。
第十二届匈牙利多瑙河国际指挥比赛金奖得主;第一届罗马尼亚BMI国际指挥比赛评委会主席奖;第五十四届法国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亚洲区预选赛第一名;国家艺术基金——青年人才指挥培养计划入围者;第十届韩国釜山马鲁国际音乐节协奏曲比赛评委;第一届波兰Audite国际指挥比赛总决赛20强选手;第十三届德国柏林国际指挥大师班入围者。
文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内蒙古大学《江格尔》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江格尔》研究会副会长,日本国千叶大学客座教授,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江格尔》,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项、一般项目三项等。国内外共出版11部学术专著及20部编著等。
国家话剧院一级舞美设计,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国家大剧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多次荣获文华大奖、文华舞美奖、“五个一工程”奖、“荷花奖”及“金狮奖”等奖项。
代表作品:话剧《戏台》《惊梦》《简·爱》《繁花(第二季)》《红玫瑰与白玫瑰》《浪潮》《活动变人形》《我不是潘金莲》《寄生虫》《看不见的客人》;音乐剧《寻找李二狗》《夜幕下的哈尔滨》;舞剧《醒·狮》《五星出东方》《英歌》《破冰》;舞蹈剧场《火车站》;昆曲重逢版《牡丹亭》;电影《我们俩》等。
济南市歌舞剧院书记、院长,二级导演,中国歌剧研究会理事,济南市文联副主席。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济南市第十一批拔尖人才,曾获全国戏剧文化奖·话剧金狮导演奖、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等。
代表作品:音乐剧《不一样的焰火》《敬礼》《我家门前有条河》《兵出渤海湾》《大地苍茫》《血色湘江》《黄大年》;歌剧《檀香刑》《西风烈》《江格尔》《湾顶月明》;话剧《鬼子来了的日子》《大道更光》《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等你回家》;儿童剧《我的麦哲伦海峡》《荡起双桨》《汉字·变奏曲》《我和我的影子》等。
内蒙古艺术剧院合唱团副团长,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音乐表演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代表作品:音乐剧《心之恋》、大型实景剧《阿拉腾陶来》《呼伦贝尔大草原》、话剧《黑骏马》蒙古语版,并在大型电视连续剧《忽必烈》及电影《金色胡杨》《闪电烈马》担任总制片人。
原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导演、 舞蹈编导,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编导班,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山东舞蹈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曾担任北京2008年奥运会及残奥会开幕式编导,并参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编导工作。
代表作品:舞剧《烛》《绿风吟》;音乐剧《黄大年》《血色湘江》《敬礼》;歌剧《湾顶月明》等。
内蒙古艺术剧院创作研究中心舞蹈编导,一级编导。
代表作双人舞《海日(爱)》荣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大赛作品铜奖;舞蹈《佛心的母亲》荣获中国第六届华北五省市舞蹈大赛表演金奖、创作银奖;独舞《思念》荣获第五届中国蒙古舞大赛中编导金奖;魔术作品《骑手与绣娘》荣获第十一届全国杂技、魔术、滑稽“金菊奖”等。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灯光设计专业。中国国家话剧院灯光设计,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沈阳音乐学院影视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灯光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照明学会舞台电影电视照明专业委员会委员。曾担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灯光总设计,以及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城市生命馆”灯光总设计。多部作品荣获文旅部艺术节文华奖、精品工程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并有当代艺术作品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英国ICA和美国古根海姆美术馆展出。
主要作品有歌剧《党的女儿》《扶贫路上》等作品,话剧《抗战中的文艺》《受到召唤﹒敦煌》《赛罕长歌》《我不是潘金莲》《寄生虫》等作品,舞剧《丝绸之路》《运河》《秀水泱泱》等作品,音乐剧《血色湘江》《敬礼》等作品,秦腔《红河谷》、京剧《突围》、壮剧《苍梧之约》等戏曲作品。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常务副主任、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戏曲委员会主任。入选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计划,担任北京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
服装设计作品二百余部,涵盖京剧、评剧、川剧、越剧、河南越调、甬剧、唐剧、豫剧、吕剧、河北梆子、话剧、歌剧、音乐剧等众多剧种。
个人代表作品中,昆曲《红楼梦》、歌剧《红河谷》、话剧《红旗渠》、京剧《建安轶事》四部作品荣获文华大奖;《古城女人》获个人舞美文华奖;昆曲电影《红楼梦》荣获摩纳哥国际电影节最高奖“天使奖”及“最佳服装造型奖”。
中国传媒大学录音系副主任,音响导演专业负责人,博士生导师。中国录音师协会理事,中国舞台美术学会音响专家委员。
从事音乐录音与现场声音设计20余年,与数百位国内外著名艺术家成功合作,完成声音创作项目超过1000项。
曾作为主创完成国歌官方录音、北京奥运会、APEC北京峰会、国庆70周年、建党101周年、建党102周年、第13届中国艺术节等重大项目。作品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6项)、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金唱片奖等多项大奖,数十项作品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
曾参与声音制作的剧目包括歌剧《木兰诗篇》《苍原》《图兰朵》等作品,音乐剧《蝶》《奉旨越狱》《钢琴》《何处寻爱》《狮子王》等作品,芭蕾舞剧《堂吉诃德》《奥涅金》《红色娘子军》《小美人鱼》《红楼梦》等作品。
199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舞美设计。参与造型设计的舞台和影视作品曾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国家艺术基金重点资助剧目等,多部作品获邀参加国内外艺术节的展演,并广受关注和好评。撰写并发表《传统照进现实》《画在脸上的侧面》《面具•创造•思考》等多篇专业文章。
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多媒体设计,硕士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代表作品:舞剧《英歌》《破冰》《华章》;舞蹈剧场《火车站》;音乐剧《寻找李二狗》《鲜花盛开的地方》《绚烂时刻》《守界人》;歌剧《湾顶月明》《西风烈》《江格尔》;话剧《千里江山图》《回生》。
中国煤矿文工团青年舞美设计师,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设计专业,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代表作品:话剧《我这一辈子》《陌生人》《紧急救援》《情系贺兰》《小村号声》《东湖旅店》等;黄梅戏《浴血罗汉尖》《我是新青年》等;大型实景剧《古滇风云录》等。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舞蹈队长。多次参加国家级、全军大型文艺晚会及舞剧、音乐剧等,均担任舞台监督、演员、编创等。
曾在人民大会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政协新春茶话会、“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澳门回归二十周年文艺晚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伟大征程》等重大活动中担任舞台监督,并曾担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心连心”艺术团赴福建宁德慰问演出现场导演。参与制作的舞台作品包括:歌剧《江姐》《守望长空》《江格尔》;音乐剧《远望海天》《二泉吟》《咏蝶》《嘎丽娅》《西厢》《鲜花盛开的地方》等。
内蒙古艺术剧院交响乐团副团长、乐团首席,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弦乐学会理事,国家艺术基金——弦乐表演人才、交响乐人才培养者,中国管弦网艺术家,内蒙古音乐家协会理事,内蒙古提琴协会副会长,内蒙古海外联谊会理事。
曾获中国国际青少年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香港小提琴大赛英才导师奖;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剧目展演个人演奏奖;内蒙古自治区优秀艺术生指导教师;内蒙古首届青少年弦乐大赛评委会委员、优秀指导教师;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室内乐大赛西洋弦乐独奏组一等奖、重奏三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器乐大赛西洋弦乐独奏组一等奖、重奏组一等奖、混合组二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室内乐大赛西洋弦乐重奏组一等奖等;发表学术论文《浅论小提琴在独奏和乐队演奏中演奏法与演奏状态的差异性》等。任职以来,曾多次随团赴国内外演出。
主演团队:
本土演员担纲,彰显地域文化自信
歌剧《江格尔》台前幕后汇聚内蒙古艺术剧院13个部门200余名演职人员共同参与。其中,演员阵容尤为引人注目,全部由剧院7个艺术团的演员担任,这些演员技艺精湛、台风稳健,拥有丰富演出经验,他们凭借出色的表演实力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多次在国内和国际重要赛事及展演中斩获殊荣,为歌剧《江格尔》的成功上演提供了坚实保障。
《江格尔》宣传图
合唱团以混声无伴奏合唱见长,在作品中融汇蒙古族特有的长调、呼麦、马头琴等艺术元素,并以独特的和声技法进行编曲,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在2024年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与2025年第十四届世界和平合唱节上连续斩获最高荣誉,在剧中将以多层次和声唱响人民的集体心声;歌舞团自成立以来走出了贾作光、德德玛、斯琴高娃等知名艺术家,2019年创排的舞剧《骑兵》连获“荷花奖”“文华大奖”等国家级殊荣。此次参与舞剧《骑兵》的演员将现身剧目,通过舞蹈语汇为歌剧注入强大戏剧张力,使舞台动静结合,充满生命力。
《江格尔》宣传图
其余艺术团同样以卓越成就为剧目助力。交响乐团:2021年,交响乐团委约著名作曲家邹野先生创作的大型交响乐作品《旗帜》入选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民族乐团:研制出新型管乐器如:布列号和毕休固尔,为丰富民族乐团的音色和音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2020年,大型民族管弦乐《北疆赞歌》入选文旅部“时代交响乐——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蒙古剧艺术团:蒙古剧艺术团努力从厚重的内蒙古文化艺术资源中挖掘宝藏,传承发展蒙古剧艺术,推出了风格多样的优秀作品,其原创儿童剧《刘小闯学画》获第八届西安国际儿童戏剧展演优秀参演剧目。民族曲艺团: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挖掘整理、创作表演少数民族传统曲艺艺术作品。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的蒙古族说唱艺术大师琶杰、毛依罕等艺术家,编创演出了大量歌颂美好生活的曲艺说唱节目。现代艺术团:致力于以现代音乐表达方式传唱内蒙古经典歌曲,不仅在国内各地展开商业巡演,更远赴美国、俄罗斯、蒙古国、韩国、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地区,成功开展了文化交流演出。
《江格尔》宣传图
艺术呈现: 传统史诗的现代化演绎 音乐塑造:声腔即性格。作曲家通过民歌为不同角色量身定制音乐主题,例如,江格尔的旋律源自蒙古族民歌,反派角色蟒古斯的音乐结合低音呼麦表现其狰狞邪恶。利用“音乐肖像”的手法,让角色更加立体,故事进展更具音乐逻辑。 《江格尔》宣传图 舞蹈语汇:肢体叙事的戏剧张力。剧中通过舞蹈塑造人物形象、讲述民众生活,如萨吾尔登舞作为卫拉特蒙古族的传统舞蹈,将以活泼、优美的姿态展现本巴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与民俗风情。 舞美表现:意象化叙事。剧目创作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突破传统具象表现手法,通过解构人作为思想与情感的载体,将人内在的特质转化为可视的舞台装置,在虚实之间展现内蒙古北疆文化特色,又赋予其现代解读空间,使作品兼具史诗感与时代感。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