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电视艺术家协会 2012-07-20 09:59:50 阅读量:
7月13日,为期一个月的鲁迅文学院内蒙古影视剧作家培训班在京举行结业仪式。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鲁迅文学院院长张健,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白庚胜,内蒙古文联主席巴特尔等出席结业仪式,并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
鲁迅文学院内蒙古影视剧作家培训班,经过一个月的授课、学习、对话,圆满完成了培训计划,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可喜的学习成果。参加本届培训班的作家一共有40名,平均年龄41岁,是一批朝气蓬勃、具有创作实力和发展前景的中青年影视剧作家。大家十分珍惜在鲁院的学习机会,在一个月紧张的、高密度的日程安排里,学员们以饱满的热情、刻苦的精神投入到学习当中,认真听取老师授课,积极参与对话研讨活动,互相交流学习体会,彼此分享编剧经验,一起畅谈创作计划,收获了知识,增长了学识,开拓了视野,提升了创作水平,人生和艺术境界都得到了升华。
(杜梅)
鲁迅文学院根据本届影视剧作家的创作特点和学员需求,精心组织和安排了66课时的高水平的课程。课程设置包括专题教学课与影视创作对话课,专题教学课的课程比例为:国情时政与影视政策10%,作家的素质与培养5%,影视理论课30%,编剧创作课40%,文学与文化课15%,共五个部分。在剧本创作方面,邀请了优秀的影视剧作家王兴东、王朝柱,还有从内蒙古走向世界的知名编剧冉平、路远等前来授课;影视理论方面邀请了清华大学的尹鸿教授、北京电影学院的巩继程教授;还比较注重对影视剧政策及走向的把握,专门邀请了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开篇主讲党和政府关于影视剧方面的政策。整个教学,专家授课共19次,这些课程涉及政策、理论、创作、文学和文化等诸多方面,课程内容凸显理论性和实用性,贴近学员的实际需求,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普遍反应良好。学员白音朝克图在总结中写道: “听老师们的每一次讲座,与老师的每一次对话,都是思想的洗礼,头脑的风暴。他们既高瞻远瞩,又激情洋溢;既有系统渊博的知识,又有生动形象的实例;既对理论进行系统传授,又对现实加以深入剖析……使我们每位听课者有幸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高质量的学习。”学员邢永晟写到:“通过听课,为我写剧本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课程安排正好符合我的学习创作要求。鲁院的学习,为我补上了理论严重缺乏这一课,我不仅掌握吸收了老师们讲的内容,而且根据老师们的讲解,在心里有对照地发现自己剧本存在的问题。在鲁院的学习,是我写剧本水平的一个档次甚至几个档次上的提高。同时,我也相信,有鲁院理论的支持,以后我会写出超级多的剧本。现在,我在鲁院已写好一个剧本,修改完一个剧本,还有两个剧本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完成修改。鲁院的这种学习安排,非常好!”
在课堂教学之外,学校还安排影视对话与研讨2次,文艺观摩1次,联欢会1次,电影资料馆电影观摩1次,校内电影观摩8次,社会实践活动1次。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打开了学员们的多维视角和视野,丰富了文化知识和艺术涵养。学员孙泉喜、魏术学在学习中非常赞赏鲁院的这种教学方式:“影视缺剧本不假,但缺的不是剧本数量,缺的是剧本质量,好本子。鲁院理论联系实际办学,不但请专家给我们传授影视创作的前沿理论,还搞影视文学对话和社会实践,这样会使得我们今后的创作更厚重更具文化品位。”学员张晴心在总结中写道:“在鲁院,我看到了人性的各种美好。我感受到了来自鲁院的人文精神和鲁院领导、老师的亲切关怀。我想,我会把这种朴素、务实的精神带到我的工作中,让我的同事们分享什么是真正的朴实无华。”学员伊力琦深情地记述下这一段难忘的日子:“在五楼的教室里,我们热血沸腾。因为大师们告诉我要用血肉、用灵魂去写作才有真情实感;要熟悉我们民族的历史,去感动、去发现;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我感到自己在观念上已经发生了改变,纠结于内心困扰多年的盲点已被贯通,尽管还不能一下子全部吸纳,但我们会把鲁院的精神带走,用打开的视野去看生活,看世界。”
鲁迅文学院组织学员前往川底下、双龙峡和潭柘寺等地,开展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考虑到本期培训班学员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员人数占学员总人数的52%,鲁院还特为参加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学员们举行了烧烤晚会,学员们以细腻的审美感知,近距离领略了中华山水与文化的无穷魅力,沉浸于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氛围之中,增添了对于祖国的自豪和热爱,师生们在京城文化和草原风情的交融中,获得了艺术和精神上的享受。
在教学中,本期培训班注重互动的方式,鼓励教师与学员及学员之间的交流,彼此启发,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安排了以“《中国作家》与影视作品”为题的对话,邀请到中国作家协会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和青年导演刘浩,深入分析影视文学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艺术内涵,并鼓励大家向《中国作家》影视期刊投稿。同时还安排了“影视艺术创作对话与研讨”,从内蒙走出来的兴安和路远老师,不但跟大家交流了各自的创作体验和经验,还愿意为草原文化和内蒙古影视发展提供拓展其空间的渠道,受到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参加鲁迅文学院内蒙古影视剧培训班的40个学员都非常珍视这个学习机会,他们每天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上课,甚至是盛装出席,享受这种高层次、高水准文化的洗礼。在学习之外,同学们也常常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切磋剧本,畅谈下一步创作计划。从农村来的樊晓龙同学,在到编剧班之前,已经自拍了三部电影。可是听了老师的课,他才知道拍电影竟然有这么多学问,他的头脑开始混乱了,同学们开始关心他,开导他,鼓励他,好几个同学给他无偿修改剧本……学员王国元胆囊炎犯了,疼得他脸色苍白,大汗淋淋,同学们送他到医院输液……学员达拉发烧,赵老师和同学给她送药,学校食堂专门给她做病号饭……在上课结束和电影观摩后,学员悄悄地把垃圾从教室带走;学校安排洗澡的时间是有限的,还时常水不够热,学员心疼哗哗溜走的洗澡水,有的学员就悄悄地洗冷水澡……
无论是鲁迅文学院的老师还是学院后勤工作人员都说:这个班级的学生素质高,显示了影视剧作家良好的个人素质,也显示了草原的热忱和真诚。学员却说,我们代表的是内蒙古人的形象。
鲁迅文学院副院长白描在内蒙古影视剧作家培训班毕业典礼上说:“同学们,你们同样给鲁院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这个班是一个团结的、自律的、真诚的、好学的集体……一个月的学习生活,你们已经嵌入到鲁院的记忆中,鲁院的历史里。我们会珍惜与大家结下的深厚友谊,我们会时时刻刻注视着你们,你们以鲁院为光荣,随着你们的成长与进步,你们的成熟与发展,随着你们不断取得成就,鲁院也会以你们为骄傲。”班主任赵兴红老师说:“你们的勤奋好学,你们的热忱率真,你们的勤奋努力,你们的执着认真,还有你们美妙的歌声,你们灿烂的笑脸……一个月的学习生活,你们已经嵌入到鲁院的记忆中,鲁院的历史里,也嵌入到我的时光隧道中。”来鲁院学习的学员说:“这次学习,还感受到了鲁院的胸怀和仁爱之心,这种胸怀是默默无语的关爱,这种仁爱是无微不至的关怀。体现在领导和老师如兄如姐般的亲切平和;体现在老师们对我们衣食住行的细致入微;体现在实践中周密细致的安排,那一盒风油精、那一袋晕车药都唤起我们对亲情的回忆。后勤工作人员还有心熬制的粘稠的稀粥,还有解暑的绿豆汤,都凝结着鲁院特有的柔情。”
鲁院的教职员工用低姿态努力,呈现出了高标准服务,赢得了所有学员的心。学员们都认为,这次学习,不仅学到了高规格、高层次的影视剧专业知识,还收获了比知识更宝贵的情谊。这样的收获将是我们受益终身。
(杜梅)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