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中华民歌 唱响北疆”2024・民歌艺术交流座谈会在乌海市召开

来源:  时间:2024-08-12 15:32:03   阅读量:

“中华民歌 唱响北疆”2024・民歌艺术交流座谈会在乌海市召开 第1张L0V内蒙古文联网

  L0V内蒙古文联网

  8月9日上午,“中华民歌唱响北疆”2024・民歌艺术交流座谈会在乌海市召开。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吕骥,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冀晓青,乌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出版版权局局长穆建国出席并致辞。会议由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海山主持。L0V内蒙古文联网

“中华民歌 唱响北疆”2024・民歌艺术交流座谈会在乌海市召开 第2张L0V内蒙古文联网

  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冀晓青L0V内蒙古文联网

“中华民歌 唱响北疆”2024・民歌艺术交流座谈会在乌海市召开 第3张L0V内蒙古文联网

  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吕骥L0V内蒙古文联网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二级调研员周琦,中国民协副主席、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内蒙古民协主席伊和白乙拉,中国民协副主席、黑龙江省民协主席郭崇林,中国民协原副秘书长、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王锦强,中国民协办公室主任、二级巡视员刘慧等出席会议。有关专家学者、沿黄河九省区民歌艺术家代表,九省区文联、民协负责人,内蒙古各盟市文联、民协负责人50余人参加会议。L0V内蒙古文联网

“中华民歌 唱响北疆”2024・民歌艺术交流座谈会在乌海市召开 第4张L0V内蒙古文联网

  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海山L0V内蒙古文联网

  吕骥指出,北疆地区作为中国的一个独特地理单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民歌艺术更是独树一帜,深受大众喜爱。中国民协历来十分重视对民歌资源的发掘、保护和研究,为了挖掘民歌的文化记忆,传承文化基因,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大量的考察、采风、调研活动,出版了大量关于民歌的集成和调研文集。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探讨民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希望通过深入探讨,进一步挖掘和弘扬黄河流域各省区的民歌艺术,使中华民歌得到广泛传唱与永续发展。L0V内蒙古文联网

“中华民歌 唱响北疆”2024・民歌艺术交流座谈会在乌海市召开 第5张L0V内蒙古文联网

  中国民协副主席、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内蒙古民协主席伊和白乙拉L0V内蒙古文联网

“中华民歌 唱响北疆”2024・民歌艺术交流座谈会在乌海市召开 第6张L0V内蒙古文联网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二级调研员周琦L0V内蒙古文联网

“中华民歌 唱响北疆”2024・民歌艺术交流座谈会在乌海市召开 第7张L0V内蒙古文联网

  中国民协办公室主任、二级巡视员刘慧L0V内蒙古文联网

  冀晓青提出,这次民歌艺术交流座谈会的召开不仅有利于民歌艺术的创作繁荣,也将为弘扬北疆文化的内蒙古民歌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希望各位民间文艺家、专家学者能够为内蒙古民间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民歌艺术赋能北疆文化建设提出更多好的意见建议,也希望内蒙古的民间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以民歌艺术为载体,承载北疆文化爱国忠诚奉献的核心理念,创作转化推出更多饱含亲情、爱情、友情、乡情,人民群众朗朗上口、喜闻乐见的优秀民歌作品,书写新时代内蒙古民歌艺术的新辉煌。L0V内蒙古文联网

“中华民歌 唱响北疆”2024・民歌艺术交流座谈会在乌海市召开 第8张L0V内蒙古文联网

  乌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出版版权局局长穆建国L0V内蒙古文联网

  穆建国首先介绍了乌海市的基本情况、文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办好内蒙古民歌大会方面所作的建设和努力。他指出,内蒙古民歌大会连续三年在乌海举办,不仅是魅力民歌的盛宴,更是乌海的盛事。为乌海更好展示民歌魅力、普及民歌知识、传播民歌文化、唱出文化自信提供了难得机遇、搭建了广阔舞台。他表示,乌海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推进北疆文化建设为抓手,以民歌为媒介,以音乐为纽带,以艺术为桥梁,创新民歌传承新路径,让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代代赓续、久久传承。在研讨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北疆文化建设与内蒙古民歌艺术”“传统民歌的人文价值与未来意义”“民歌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民歌艺术与文化创新”等议题展开讨论。L0V内蒙古文联网

“中华民歌 唱响北疆”2024・民歌艺术交流座谈会在乌海市召开 第9张L0V内蒙古文联网

  中国民协副主席,黑龙江省民协主席 郭崇林L0V内蒙古文联网

  中国民协副主席,黑龙江省民协主席、大庆师范学院原副校长郭崇林教授以不同地区、民族的民俗文化为例,阐释了多民族生态环境、生产方式,生活形态、生命状貌——“四生形态”的“共情传播”,L0V内蒙古文联网

崇林赋予了传统民歌和民间文艺“文化空间”主体得以“活态传承”不可替代的独特精神意蕴和文化底蕴。L0V内蒙古文联网

“中华民歌 唱响北疆”2024・民歌艺术交流座谈会在乌海市召开 第10张L0V内蒙古文联网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哈斯巴特尔L0V内蒙古文联网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哈斯巴特尔教授提出“稳定性”和“变异性”是“民歌的法则”中的重要属性,要从民歌的地域风格出发,探寻它的文化法则、表演规则。稳定性是民歌法则的基石,民歌的变异性则是民歌生命力的源泉,展现了音乐文化适应环境变迁、融合多元元素的动态过程。L0V内蒙古文联网

“中华民歌 唱响北疆”2024・民歌艺术交流座谈会在乌海市召开 第11张L0V内蒙古文联网

  中国民协原副秘书长、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 王锦强L0V内蒙古文联网

  中国民协原副秘书长、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王锦强指出,民歌文化所蕴涵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不断被新时代新思想照亮。在北疆大地,民歌艺术体量大、流传广、辐射远、影响深。希望座谈会将对民歌创造主体、服务对象、作品存量、表述特点、传承方式、来源途径、文本结构等环节与要素展开研讨辩证,进一步凝聚共识、助推发展。L0V内蒙古文联网

“中华民歌 唱响北疆”2024・民歌艺术交流座谈会在乌海市召开 第12张L0V内蒙古文联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级编辑、导演、作曲家 朱智忠L0V内蒙古文联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级编辑、导演、作曲家朱智忠以“原生态音乐文化是草原音乐人永远的摇篮”为切入点,深入分析蒙古民族原生态音乐的独特魅力以及各民族、各类型的民歌融入当代生活的探索与实践。L0V内蒙古文联网

“中华民歌 唱响北疆”2024・民歌艺术交流座谈会在乌海市召开 第13张L0V内蒙古文联网

  浙江音乐学院教授 南鸿雁L0V内蒙古文联网

  浙江音乐学院南鸿雁教授以一首鄂尔多斯民歌的发现为例,通过对其历史、文化、音乐形态的分析,结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所收集的同名民歌进行比对,探讨新时代民歌研究的范式变化。L0V内蒙古文联网

“中华民歌 唱响北疆”2024・民歌艺术交流座谈会在乌海市召开 第14张L0V内蒙古文联网

  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佟占文L0V内蒙古文联网

  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佟占文教授认为,民歌是人们民俗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民歌演唱不仅是民俗的需要,也是生活的延续、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体现的最好证明。并以科尔沁叙事民歌手的表演为例,阐释传统音乐的表演及其创新方式。L0V内蒙古文联网

  各省区专家、艺术家代表,内蒙古各盟市文联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本地区民歌的流传情况,分享了在民歌保护传承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就如何加强对民歌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人们对民歌的认识和欣赏水平等问题提出建议。L0V内蒙古文联网

“中华民歌 唱响北疆”2024・民歌艺术交流座谈会在乌海市召开 第15张L0V内蒙古文联网

  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与管理学院院长格桑梅朵L0V内蒙古文联网

“中华民歌 唱响北疆”2024・民歌艺术交流座谈会在乌海市召开 第16张L0V内蒙古文联网

  艺术家进行现场表演L0V内蒙古文联网

  与会者表示,通过本次座谈,对民歌艺术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进一步认识到了民歌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以本次座谈会为契机,要更加注重区域间、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中华民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让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新时代更加绚丽多彩。L0V内蒙古文联网

分享到 65.1K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

ICP备案号:蒙ICP备2021003352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392号